第158部分 (第1/4頁)
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表演過程中,給觀眾一個效果的期待描述。在這種狀態下,觀眾的心理興趣點就會關注在預期的效果上,也就是受到了暗示錯引。而表演者就可以從容的進行秘密動作,“杯穿桌子”的魔術就是屬於這種形態。”
“在表演過程中,魔術師透過重複的語言或動作,在觀眾的心理中產生了一個短暫記憶。這個短暫記憶會在一個時刻佔據觀眾的記憶空間,而表演者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相應的秘密動作。”
“當最終效果出現時,觀眾的記憶裡只存有先前的短暫記憶,因此也就產生了“記憶錯覺”。魔術表演中的交代步驟是製造記憶錯覺和進行秘密動作的最佳時刻,“杯與球”與“硬幣矩陣”的魔術就是屬於這種形態。”
“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透過語言或動作引導,使觀眾的邏輯思維產生概念混淆,由此而產生連帶的“正確”邏輯結論,即自我肯定。“皮筋互穿”的魔術就是屬於這種形態。”
“魔術師透過邀請觀眾參與的方式,以達到觀眾心理的自我信任感,因為每個人都是絕對相信自己的感觀認知的。如果表演者適時的再加入一些輕微的肢體接觸,這樣,在觀眾的心裡又會多了一個興趣點暗示,“海綿球”的魔術就是屬於這種形態。
莫奇深有感觸,最後總結道:“一個好的魔術節目,如果從觀眾角度理解,他們感受到的應該是一個神奇的魔幻歷程,這其中自然包括最終的亮點效果。”
“而如果是從魔術師設計流程的角度思考,魔術節目是由內嵌的多種組合的錯引方法及技法加流程而最終形成的表演套路。流程的設計要有遞進關係,同時還要做到承上啟下,節奏分明,變化多端,虛實兼備。”
“設計精巧的套路是當魔術表演完畢後,觀眾感到從頭至尾每一個環節都是合理真實的,但用現實的邏輯卻推理不出結果。反過來再從結果出發,用倒推法、遞推法、排除法和假設法等又無法重建整個表演過程。”
“就像是迷宮,正確走出來的只有一條道,但迷宮中是錯綜複雜的交叉路徑。這樣的魔術,才有可能稱得上是經典!”
第384章 自信很重要
莫奇放下撲克,正色道:“請問大家一個問題,觀眾需要什麼樣的魔術?”
“帥的魔術!”
“肯定是酷炫吊炸天的效果!”
“我喜歡心靈魔術,那種讓人看過起雞皮疙瘩!”
莫奇看著下面粉絲各種流言,笑道:“首先我們必須明白,魔術帶給觀眾最大的震撼是魔術中的一些反常識、反自然、反科學、不可思意的效果或強烈視覺衝擊!”
“當然光有這些還不夠,還得有神秘感,魔術沒有神秘感就註定失敗。拿2012年劉一謙春晚魔術表演來說,表演一結束,求揭密的人鋪天蓋地,大家不必罵求揭密的人,這是正常人看觀一段優秀表演後的正常反應,沒人求教學反而不正常。”
“不同的人看魔術都不盡相同,大部分人都只看“熱鬧”不看“門道”,只要神奇就行,表演者並不一定展示多麼難的手法,除非參加比賽。”
“比如劉一謙第一次上春晚表演的魔術,對真正內行人來講,其實並無太多震撼,但他卻一炮走紅,我想他靠的不是多華麗的手法,而是他的選材和語言。他顛覆了國人對魔術和魔術師的認知,他讓人們知道魔術道具可以如此生活化,可以近距離,可以信手拈來。明白了魔術師可以與觀眾交流,可以如此幽默。”
“所以觀眾渴望與魔術師溝通,希望魔術形式的變化,希望參與魔術。劉一謙的成功還靠他的颱風和表達能力,他用幽默、恢諧的話語緩解了緊張的氣氛,也吸引了觀眾,他表演的節奏也把握得很好,讓觀眾一直跟著魔術走,沒時間去思考為什麼,無形中也幫他避開了觀眾的監視。
“當然他的成功不可複製,不同的表演者有不一樣的特色,雖然不能複製,但是我們卻可以借鑑。我總結了一下,觀眾需要這樣的魔術:第一有強烈的視覺震撼或超自然或違背常理的效果,要有神秘感;第二表演者要以觀眾為中心,不能自顧自地表演,要和觀眾互動;第三表演者自己不能緊張,自己緊張觀眾也會跟著你緊張,一定會影響魔術表演的觀賞效果。”
“對啊,這是如此魔術才吸引人!”
“我有時候很好奇原理,可享受過程更重要!”
“一語道破天機,不愧是偶像!”
莫奇看粉絲熱情很高,繼續道:“那下一個問題,如何將觀眾的需求心理運用進魔術?
《魔術大師胡迪尼電影線上免費觀看》 第15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