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5章 奇談怪論 (第1/2頁)

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由校、朱由檢還好,對於孫傳庭和鄭崇儉來說,這一頓飯卻吃得如坐針氈。

次日,常洛調鄭崇儉任宣大總督,頂替七老八十的王象乾。

又過了兩天,任命瞿式耜為錦衣衛都督,調孫傳庭提督京軍三大營。

為了安撫世提京營的張惟賢,常洛給他加了太子太師銜,又賞賜白銀三萬兩,布三千匹。

張惟賢上表謝恩,只肯接受白銀和布匹的賞賜,辭謝太子太師銜。

常洛下旨不許推辭,張惟賢才勉為其難接受了。

孫傳庭提督三大營,在京師引起了軒然大波。

近二百餘年來,京營就是勳臣貴戚的禁臠,充斥著勳臣貴戚家的不成材子弟。

這夥紈絝子弟除了不幹正事不幹好事之外,啥事都幹,京營成了一個收留廢柴渾蛋混吃等死的地方。

孫傳庭任初任錦衣衛都督時,就將只領餉不幹事勳臣子弟裁撤得一乾二淨,這次又提督京營,十幾個老勳貴不幹了,一起去找張惟賢,卻連張家的門都進不去。

張惟賢的腦子比這夥老勳貴清楚多了,連藩王都被整得七葷八素的,一群伯侯能翻起什麼浪花?

這一切,都逃不過常洛的眼睛。

錦衣衛在這些勳貴的身邊佈滿了眼線,他們頭天晚上說些什麼,第二天早上記到小本本上了。

陽武侯薜家,永康侯徐家,安遠侯柳家,武安侯鄭家,豐城侯李家,寧陽侯陳家,襄城伯李家,是鬧得最歡的,瞿式耜請他們吃了一頓飯,全都噤若寒蟬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幾十個文官集體上疏,請求冊立太子。

這是常洛最頭疼的事,他把朱由校叫到跟前,問道:\"文官們說你大了,該冊立太子了,你願意嗎?\"

朱由校想也沒想,就答道:\"兒臣不想當太子,更不想當皇帝。\"

常洛一陣心煩,問道:\"你不當太子誰當太子?\"

朱由校脫口而出,\"讓老五當太子好了。\"

\"那你呢?\"

\"我將來當個工部侍郎。\"

常洛頭都是大的,朱由校接不了班,朱由檢就接得了班嗎?這兩人都是中人之資,怎麼擔得起這副重任?

文官們請立太子的奏疏上了幾十道,全都如同泥牛入海,這使他們惶恐莫名,莫非又要重演國本之爭?

他們將孫承宗堵在文淵閣裡,逼問他:\"身為首輔,對立太子之事不聞不問,是何道理?\"

孫承宗受此不白冤,一次二次跑去見常洛,要求及早冊立太子,卻被各種不成其為理由的理由擋回來。

孫承宗兩頭不討好,乾脆請求辭職,給出的理由是年事已高,體力不支。

常洛乾脆置之不理。

這一天,孫承宗又來了,一坐下就說道:\"陛下聖明,臣並非不願為國效力,實在是年老力衰不堪驅馳。現在國家正是多事之秋,陛下又是中興有為之主,臣若一直賴在首輔的位子上,誤己事小,誤國罪大。懇請陛下簡拔年輕賢能之臣,放臣迴歸鄉里。\"

作為一個文官,孫承宗擁有其他文官沒有的對武將的包容和信任;

作為一個東林黨,孫承宗有著其他東林黨沒有的內政能力;

作為一個首輔,孫承宗有自己的想法,卻不會過分地堅持自己的想法。

他不急不躁,不偏不倚,有他在的時候不覺得他有多麼不可或缺,但沒他在的時候整座機器運轉起來就會特別費勁。

常洛滿面愁容地看著孫承宗,說道:\"孫先生,你不當首輔,讓朕用誰當首輔?\"

孫承宗反問道:\"偌大一個朝廷,怎麼會選不出一個首輔呢?\"

常洛道:\"孫先生舉薦一二。\"

孫承宗道:\"袁可立、徐光啟都有首輔之才。\"

常洛氣笑了,\"孫先生是認真的嗎?朕記得你們三位年紀相同。\"

孫承宗平靜地回答:“臣雖然與他們年齡相同,但他們二人精力尚盛。”

常洛微微皺眉,“朕知曉袁徐二卿確有大才,然袁可立嫉惡太過,缺少容人之量,徐光啟學問一流,於官場機變似有不足。”

孫承宗低頭拱手:“陛下所慮甚是,首輔用何人還是得陛下聖心獨裁。\"

常洛問道:\"溫體仁如何?\"

孫承宗道:\"溫體仁聰明幹練,處理政務駕輕路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心機頗深,

《挽明小說劇情》 第145章 奇談怪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