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往無前 (第1/2頁)
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州女真被逐到了朝鮮,朝野上下一片歡欣鼓舞。
如此大捷,自然是要論功行賞的。
首輔孫承宗排程有方,加太子太師銜。
次輔袁可立勞苦功高,加太子太傅銜。
遼東經略熊廷弼力挽狂瀾,加了太子太保銜。
其餘閣部大臣周延儒、徐光啟、畢自嚴、畢懋康等
遼東前線巡撫袁崇煥,總兵杜松、劉鋌、李如柏、馬林,副總兵王宣、趙夢麟等,京軍火器營提督孫元化,錦衣衛都督孫傳庭、都指揮使鄭崇儉、指揮同知瞿式耜,鎮撫使高迎祥、羅汝才,參將羅一貫、趙率教等,依功勞大小、官階高低,俱各有封賞。
常洛又從內帑中撥銀三十萬兩,犒賞遼東將士。
一時間朝野內外喜氣洋洋。
泰昌皇帝繼位方兩年有餘,就立下這樣的不世功勳,文武群臣一起上表,祈情祭告天地宗廟。
常洛下諭予以拒絕。
\"方今國家多事,天時不利,黎民百姓生計艱難,何必虛耗國帑,所請不允,不得煩奏。\"
群臣大惑不解。
周延儒出列進諫:“陛下,此乃大功,祭告天地宗廟亦是慣例,此舉可揚我朝威,振奮民心。”
常洛微微皺起眉說道:“朕意已決。皇太極雖遁入朝鮮,但賊心不死,隨時都會捲土重來。\"
\"陝西大旱,遼東一片澤國。\"
\"山東飽受戰亂蹂躪。\"
\"南方諸省亦是災荒不斷。\"
\"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哪裡就到了天下太平歌功頌德的時候?\"
\"國庫空虛,朕恨不能將一文錢掰成兩半用。辦一場典禮,就算再節省,還不得花三五萬兩銀子?\"
\"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何必將寶貴的錢財浪費在這種地方?\"
聽罷這一番話,滿殿的文武大臣莫不為之動容。
孫承宗出列奏道:\"陛下真乃堯舜之君也!臣等欽佩之至!\"
常洛擺擺手,\"孫先生過譽了,朕愧不敢當。新年伊始,永珍更新,有三件大事要上緊著辦。\"
\"第一件大事,仍然是清丈田畝。\"
\"第二件大事,仍是賑濟陝西災荒。\"
\"第三件大事,是從南北各省招募饑民遷往遼東。\"
\"這三件事,每一件事都關係著國家的生死存亡,必須全力以赴地去做,萬不可掉以輕心。\"
\"尤其是清丈田畝,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只有田畝清丈清楚了,才能均平稅賦,國庫才能得以充實。這是一項事關社稷安危的大事,著內閣、戶部、工部會同各省加緊實施。\"
大殿裡剛剛還一派熱烈祥和的氣氛,一提到清丈田畝,就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畢竟,誰願意拿刀子割自己身上的肉啊?
一個國家一個王朝的覆滅,莫不始於特權階層的形成和社會的固化。
這些特權階層首先是皇族,然後是勳臣和皇親國戚,然後是透過科舉上位的官僚。
在這些人身邊,又圍繞著數量眾多的僕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上層社會。
這些既得利益者之間充滿了你死我活的鬥爭,但他們在對待下層老百姓時,態度卻出奇地一致。
隨著既得利益者人數的不斷膨脹,底層老百姓所受到的壓榨就越深重。
整個王朝都坐在火藥桶上,一旦有天災人禍的發生,火藥桶便被點燃了。
常洛掃視著沉默的眾人,心中暗歎。
他深知此事艱難,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眾卿家,朕明白清丈田畝觸動諸多利益。然朕意已決,若今日因畏難而退縮,他日百姓揭竿而起,諸位又豈能獨善其身?”
常洛的聲音沉穩有力,迴盪在大殿之中。
\"山東徐鴻儒之亂雖然得以平息,但王好賢、於弘志仍然在河北山東一帶活動。為什麼他們有那麼強的號召力?無非是富者太富,而貧者太貧了。
晚唐黃巢之亂,天街踏盡公卿骨,府庫燒成錦繡灰,繁榮富庶的關中平原,從此之後一蹶不振。眾卿,血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說罷,目光灼灼地看著滿殿大臣,然而令他失望的是,目光所到之處,那些平日慷慨激昂的人,此刻卻紛紛低下了頭。
只有袁可立緩緩出列,拱手答道:
“陛下聖明!臣的
《挽明小說劇情》 第120章 一往無前(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