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老驥壯心 (第1/2頁)
月下狂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ps:今日第三更!
順便求下12點後的點選、推薦,謝謝大家^_^!
————————————————————————————————
不著痕跡的看了眼韓非,袁紹的心不由得就是一沉。以前的韓非,在他的眼中,也不過就是一勇之夫,年齡又小,更沒有什麼統兵的經驗,連將才都未必稱得上,頂多也就是一員戰將罷了,如此,他還不會太過在意,無論是顏良、文丑,一人便可敵之。只是,他沒想到,韓非掩藏的竟是這麼的徹底,哪裡又是什麼好武厭文?!
哪家的厭文,還能這般出口就是文章?袁紹現在就恨不得將傳出這話的人給殺掉!
同時,他也不得不佩服,韓非的不解釋。
換成自己,被人傳成這般,自己又會否如他這般的忍下去?
糟了,已經要給必須注意的人物加上重點了。
還有,隱忍了十年,今朝怎麼不忍了?難道說……袁紹看了眼身邊的鄭玄,如果要說起變數,也就這一個吧?
莫非韓家小子不忍,與康成公有關?
“哪裡,袁將軍客氣了。”鄭玄可以不敬袁紹,卻不得不敬四世三公的名頭,這就是“名”的強大。回敬了一杯,鄭玄道:“老朽本也想終老故里,可前有九卿舉薦,朝廷封老朽為趙王乾之相,推脫不得,只能前往。”
“中平二年,大將軍何欲徵公入朝為官,中平四年,三司府也曾先後兩次請康成公,次年,家叔更是舉薦康成公為侍中,而康成公卻全都推脫,拒絕出仕,今怎又改了初衷,莫非是看廟堂之上乃董卓乎?”袁術不無刁難地問道。
本來,以鄭玄康成公之名,袁術也是敬著三分,可是方才,鄭玄明著誇了韓非一番,暗地裡,無形間扇了他一耳光,雖然鄭玄或許並沒有這一層的意思,只是單純的欣賞韓非的話語,但聽在袁術的耳中,就變了味道。
袁術此話一出,眾諸侯無不是怒視之,暗自埋怨袁術不會說話。
雖然,大家的心裡或多或少的都有這麼想過,但你也不能直接說出來啊!
鄭玄面色不動,聞聲,只是呵呵的一笑,道:“袁將軍所言不錯,老朽受了這官職,正是因為董卓。”
剎那間,所有人,全都傻了眼了。
尤其是鄭玄身後的崔琰,本來,他聽了袁術的話還準備為老師辯駁一番,怒斥袁術幾句,可哪曾想,老師竟是說出了這般的話來,當即,嚇出了一腦門的冷汗。
在座的都是什麼人?
欲殺董卓而後快——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老師這麼說,不是存心找不自在麼?崔琰暗暗埋怨老師,心急不已。
“想董卓乃亂臣賊子,時下,天子蒙難,老朽既食漢祿,自當報君恩,故爾才接受了這官職,就是想到洛陽,看能不能拼得老朽垂暮之殘軀,換來京師一片青天朗朗!”沒等眾諸侯置疑指責什麼,鄭玄自顧自的又道。
登時間,方還準備跳起來指責幾句的人,一矮身,又窩回了原處,臉“騰”地紅了起來。
“康成公情操高尚,能捨身為國,實我等晚輩之楷模……慚愧,方才吾等還險些誤會了您老,恕罪恕罪!”袁紹忍不住心叫“好險”,要不是平日裡還有著幾分的養氣功夫,怕是剛才已是忍不住指責出聲了。
該死的,這老頭兒,說話怎麼也大喘氣!
“哎,”鄭玄搖頭苦嘆,道:“直至國難當頭,才發現書生無用,不能為國殺賊。正如韓小友所言,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百夫長尚能上陣殺敵,而書生卻……”
韓馥一聽,連忙擺手,“康成公說笑了,犬子胡鬧之言,當不得真,當不得真。”
袁紹也道:“康成公何以輕視自己?以公之名,口誅筆伐,天下莫有不從。紹雖不才,卻有滿腔熱血,拳拳報國之心,聚眾諸侯於陳留,誓滅董賊於洛陽。公既是懷有同樣的心思,何不與紹同眾諸侯一起,集公之名望、吾等之軍隊實力,何愁破不得洛陽,救大漢江山於水火?還請康成公三思。”
海內名士,天下大儒,首推高密鄭玄和北海邴原,此二人堪稱是大漢朝士大夫的楷模,可以說,他二人的舉動,干係著人心的向背。當年,吳楚七國造反,不用劇孟,周亞夫知其必敗,現在的情況,也與之相似。
所以,袁紹極力的想將鄭玄拉入自己一方的陣營。
“玄之天子,乃皇子協。”鄭玄淡淡的一聲,然後,再不復一言。
袁紹臉色,當時就變了
《清寒小雪來 庭前草木枯》 第四十七章 老驥壯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