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一次偵查 (第1/2頁)
熬夜的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氣太熱,李星鋒把工裝外套索性脫了,掛在身上。
虎子有模有樣的學者。
這一路,鋒哥邊走邊給他傳授經驗。
什麼最好的偽裝偵查是什麼?是融入,是不做作。
哎!你就把你當成機械廠的職工。
機械廠有這麼多職工,誰又能認識誰啊!
但是,來到江州機械廠的區域後,李星鋒有些迷茫了。
有點草率了啊!
他只知道父親在四車間,母親在後勤,大哥李星海在運輸隊,剩下的一無所知。
連父親的車間主任叫什麼都不知道。
江州機械廠,生產機械的車間就十個,整個廠子加上配套的醫院學校等一系列單位,好幾萬人。
在這幾萬人裡,他和虎子確實不起眼。
但也太不起眼了!
從小在這片長大,家屬區和生活區域他比較熟悉。
但是對於廠子,他是陌生的。
機械廠的管理倒算不上多嚴密,但是人家也是認衣服的,沒工作服也是進不去的。
算了,先找個人打聽下吧。
要論訊息的靈通性,有一個職業,那是萬萬不能小瞧。
那就是門房。
別看不起眼,但是往往這些人認識人最多,知道的訊息也最多。
李星鋒在街邊的小賣部買了兩包紅塔山和北冰洋,然後隨著人流,朝著機械廠的大門走去。
機械廠的職工,此刻都已經吃過了,大多數人都在樓下遛彎。
三五成群的。
也有不少人提著馬紮和象棋,約著三五好友,在樹蔭下下象棋。
一路走走看看,李星鋒又發現了不少的商機。
貌似這麼大個機械廠,連個舞廳都沒有。
怪不得只能遛彎呢!
有句俗語說的好,八十年代進廠,九十年代搞房產。
說的就是兩個在國內最吃香的行業。
八十年代的大廠,算是計劃經濟紅利的高峰期。
尤其是像江州機械廠這種技術性單位,根本不愁訂單。
而是發愁怎麼在現有的條件下完成國家給分配的任務。
可以說是旱澇飽收了。
在八十年代,你說一句你是廠裡的人,人家都會高看你一眼。
如果李星鋒沒記錯的話,他高中畢業那年,廠裡還分配了不少的大學生進來。
想都不敢想啊!
80年代的大學生,可以說是少的可憐。
但是,人家就是願意來廠子上班。
主要原因就是,廠裡待遇好,大學生一來,第二年就給解決住房,進廠就是儲備幹部。
而且從實習期開始,就享受幹部待遇。
一個月工資至少五十塊錢。
一斤精米才一毛錢,五十塊錢,可是不少了。
而且這幫大學生,還都是香餑餑,不用下車間幹活的,直接機關單位坐著,每天喝茶看報紙寫材料。
日子美的不得了。
他之所以知道,無非是大哥為讓他好好學習考個大學,便把廠裡的待遇拿出來說的。
但是,李星鋒那個時候,就想著玩了,哪有上學的心思。
倒是後世因為經商,自學不少的知識。
在江州機械廠,像李星鋒家這樣的有不少。
一家一個職工,或者兩個職工。
他們家,父親和大哥都是廠裡的職工,母親則是後勤的臨時工。
在李星鋒的印象裡,當初為了讓大哥進廠子,父親走了不少的關係。
雖然父親沒當上官,但是在廠子裡幾十年了,認識不少人,好多當初和他一起打螺絲的,後來都升職了。
父親也靠著這幫人,花了家裡的積蓄,給大哥在運輸隊搞了個職工的身份。
大哥也憑著這個身份,如願以償的把嫂子李芳娶了回來。
是的,83年娶媳婦,女方家也是會考慮男方工作的。
尤其是女方家條件不錯的那種,更是在乎男方有沒有一個好的工作。
一路走,一路看,想在機械廠開一個舞廳的想法越發清晰了。
這些大廠職工太有錢了。
生活上富足,精神上的空白就體現出來了。
開個舞廳,絕對滿地撿錢。
就在李星鋒胡思亂想的時候,一陣摩托車轟
《重生回到1981追老婆》 第75章 第一次偵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