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頁)
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即先勉強學完這個不喜歡的專業,然後為了改變專業去考研,或是選修第二專業,或是選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這種曲線換專業的方式顯然要付出兩大成本,其一是大學四年的時間成本,其二是學習新專業不成功的風險成本。
發達國家的學校多在中小學階段即實施選修制度,這使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這個選修過程實際上就是尋找自己真正興趣的過程,最終的效果則是圍繞自己的人生目標打下相對應的基礎。
高中畢業生在選擇專業時的無知與盲目,導致大學所學專業並非自己所愛的普遍現象,是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忽視職業教育帶來的必然結果。由於中小學階段省略了很多課程和社會實踐,致使個人在面臨專業選擇時對專業和職業缺乏必要的瞭解。我國高中畢業生對專業的陌生、大學生在大學畢業之際對職業的陌生,意味著我們培養的學生在專業和職業的發展上起步晚,因而必然導致在成功的道路上明顯落在發達國家同齡人之後。
儘管少年是生活在未來無限的潛力和可能中,可到了青年時期,一切因素都變成有限。從表面上看,我們在中小學階段好像比別國的同齡人走得快,但可惜我們沒有正確的目標,盲目地走在與成功無緣的道路上。也就是說,我們的很多孩子在中小學乃至大學階段都是在成功的階梯上奮力攀登,但卻在大學畢業時才發現梯子搭錯了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2選擇專業方向(3)
如果上完大學才想到原有的專業不適合自己而要換專業再讀大學,從時間看無疑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或者說是一種高成本的付出。這也顯示出我國學校教育的一個根本性缺陷:沒有讓學生在選擇專業之前掌握一種最重要的本領,即瞭解自身的職業興趣。
有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有40%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原因是選專業時,不知自己的真正興趣,不知所選擇的專業與自己是否相適應。專業選擇的不當往往是由於盲目性或功利性,對於沒興趣的專業要做到學業出色很難,取得事業成功就更難。因此,最終結果是加大了事業成功的時間成本。
恰當的專業選擇是成功的基礎
美國科學家愛德華·阿德爾伯·多伊西因成功分離出維生素K並確立了化學結構,而獲得1943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多伊西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他曾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工程學院,後因成績平平,轉系去試讀他所喜歡的應用科學院的生物化學專業。在這裡,他才釋放出自己的才華。
多伊西出生於美國的嚴重經濟危機期間,當時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但一些工程技術人員由於其不可或缺而工作都相對穩定。由此,多伊西的父親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成為一個工程師。從多伊西的中學時代開始,他的父親就嚴格要求他去學好學校規定的那些功課。但是多伊西愛好廣泛,尤其對生物、化學和物理等方面的課外讀物有著極大的興趣,他還熱愛哲學與倫理學方面的書籍。多伊西從小就有這樣一種本領:既能把精力投注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領域,又能對自己並不熱衷的功課應付自如。所以在整個中學時代,多伊西保持著中等偏上的成績水準,他的父親對此情況也覺得頗為正常,對多伊西的興趣愛好並不多做干涉。
多伊西17歲那年考大學,儘管他熱愛生物化學專業,但因父親堅持己見,無奈報考了伊利諾伊大學的工程學院。但是,大學的功課應付起來卻不像中學時代那樣輕鬆自如,多伊西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時只勉強達到每門及格。得知多伊西不喜歡學工科,在一位導師的過問下,多伊西如願以償轉系去自己所喜歡的生物化學專業試讀。
伊利諾伊大學規定,轉系生必須補修相關的專業知識。但是多伊西憑藉自己深厚的積澱,不僅沒有補修,反而在考試中提出許多頗有見地的思想方法,成績名列前茅,使眾師生對他這個插班生刮目相看。
年僅20歲多伊西就獲得了學士學位,此後,他一邊在哈佛醫學院任助教之職,一邊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兩年後,他又以優秀的碩士學位論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很快成為生物化學界公認的後起之秀。25歲的多伊西開始在華盛頓大學任教,並進一步在哈佛大學攻讀他的博士學位。僅用一年時間,他就透過了博士論文,成為一名有國際知名度的青年學者。此後,他一直不懈地進行著研究,並最終獲得了生理學和醫學的諾貝爾獎。
從多伊西選專業的過程不難看到,興趣是學業成就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有興趣才會有精力的投入和靈感的激發。當然,
《中國人的成就》 第1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