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百五十一章 1938年的根據地經濟(二) (第1/3頁)

真無塵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了剛剛說的,我們其他的城市則都是最近剛剛從日本人手中奪回的,這些城市中各種潛在的反動人士以及各種心懷鬼胎的人士頗多,因此,中央決定在這些城市執行一段時間的軍事管理,人民政府的建立將在軍事管理結束後進行,這也是由於我黨現在合格的行政管理人員缺乏造成的。”

話音落下,現場傳出了一些齊齊索索的討論聲,周翔宇在臺上放下了手中的稿子,拿起茶缸喝了一口,等待這些討論聲的消失。

……

整整十分鐘,現場才安靜下來,此時,臺上的周翔宇放下了手中的茶缸,咳嗽了兩下,繼續說道。

“同志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啊!我們雖然一直批評民國政府對於國家建設的不作為,但是到了我們自己了,我們卻發現,同樣的問題在我們的各根據地同樣存在。

我現在說說我們在各根據地遇到的問題。

首先,農村土地所有制上的問題。

由於我黨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時曾經承諾不再進行極端的土地所有制政策,因此,我們現在面臨著十分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

在東南地區,我們的調查人員進行走訪發現,土地兼併問題十分突出,在江蘇,安徽等地,土地基本上掌握在大地主手中,甚至與我們曾經說到富農都有許多沒有自己的土地,只是依靠租種大地主的土地來獲得每年的收益。

同志們,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一旦遇到洪水或者乾旱等自然災害,除了那些大地主,沒有人能活下去。

根據我們的統計,大部分農戶,家中的存糧一般不超過4個月,富農好一些,估計可以撐半年。而在稍微中部一些的地區,比如安徽的北部,許多規模不大的地主家中的存糧竟然也只能支撐大半年的消耗,一旦遇到災荒基本上預示著從上至下的饑荒是逃不掉的。

但是,同志們,37年,38年,我們華夏基本沒鬧搭載,算是沒聽說有地方大規模鬧災的說法,但是,這並不是長久的,民國黨政府執政依賴,10年倒有8年災,根據我們氣象專家的判斷,1940年開始,華夏中部地區將會迎來兩至三年的乾旱,屆時我們華夏將遭遇及其嚴重的自然災害。

針對這些可能的跡象,中央最終絕對,在所有根據地推行全新的農村政策。

首先,明確土地的國家所有制度,所有土地全部劃歸國有,農民個人只能擁有使用權。使用權在現階段可以根據實際佔有面積來計算。尊重地主,富農等各個階級的實際佔有,承認地契上所標識面積。地契直接轉變為使用權證。

第二,使用權不得在私人間出租轉讓,只能由私人出讓給政府,再由政府出讓給私人。允許私人以招募制的方式招募用工進行農業種植,招募用工的最低工資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最低工資水平來控制農民的最低收入保證。

第三,所有根據地政府必須完善轄區內的水利灌溉工程,並完善農業積肥及種植輔導,儘量提高單位面積農地的產量,並且對轄區內所有的可開墾土地進行充分的開發利用。

第四,完善移民政策,發動轄區內的無地農民向其他多地地區進行移民,各個多地地區的人民政府必須時刻整理並開墾轄區內的農業用地,並整理數字上報,方便移民工作的展開。

第五,保證轄區內的水土保持,不得進行亂砍亂伐或者隨意墾荒。保證林地,溼地,草原的生態平衡,並積極的利用以上自然環境開發經濟作物的生產及加工,保證轄區內農民的收入來源。

第六,原則上每戶家庭,根據人口多少,每人只能擁有不超過10畝的農業用地,農業用地的性質不可轉換,每戶家庭根據人口可以擁有的實際居住面積不得超過70平方米。

根據以上的政策所有地區的農業住宅都應該根據需要在非農用地上進行統一建設,原則上農戶居住必須逐漸的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居住,不得私自佔用農業用地。

第七,根據情況逐漸推廣農業工業化政策,有限度的推進農村人口城鎮化程序。這一部分,中央會制定相應的路線圖提供給各地,各地必須加強農村人口再教育工作,有效的利用地主私塾等現有設施推進農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並在農村推廣各類技術培訓,儘快的減少我國的農業人口,加速技術工人的增長。

透過以上這些措施,中央希望在三年內儘量在根據地內完善農業生產的再平衡,透過這些政策平均農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提供農民的收入來源。在那些土地兼併過於嚴重的的確,允許針對那些積累有民怨的大

《變革1938全本txt下載》 第二百五十一章 1938年的根據地經濟(二)(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