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抗衡 (第1/2頁)
梨花落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秋陽澄澈,萬點金芒灑在何子岑眼中。他身上的風氅衣袂飄揚,墨色眸子映襯在如畫的秋波中,偶然閃過幾縷粼粼波光.瞧著一派平靜無波般的靜謐,實則是金戈鐵馬般的奔騰。
若是有機緣,能讓過去的陶灼華立在如今的何子岑面前,他多想同她當面說一說,問一問為什麼他的全部真心沒有換回她的一縷柔情?
她揹負的是整個陶家人的性命,他卻是挑著整個大阮的江山。明明是情到深處的愛戀,陶灼華卻始終不願與他秘密共擔。
白鷺洲裡明明前腳與他許下生生世世的諾言,後腳卻又選擇將大阮的佈防圖拱手送給了瑞安長公主。那一場短平快的戰役以大阮亡國結束,其間宮闕朱廊成土、百姓萬千流離、兩人陰陽兩隔。
遙望著從前白鷺洲這一方盛景,何子岑眼前呈現的卻是昔日那接天蓮葉、無窮碧荷,一葉小舟隨波盪漾的柔情。
前世與今生不停交織,愛與恨兩相穿梭,何子岑只覺得一陣錐心刺骨的疼痛,他感覺自己一顆心沉沉的墜了下去,墜到一片荊棘密佈的刺叢之中,猝不及防的生疼生疼。他低低喚了聲灼華,便難受得彎下了腰去。
脈脈秋雨如塵,打溼了陽關道上一片青石板的斑駁。陶灼華隨著蘇世賢一行出了京城,因是天涼路滑,還有官兵押送著大批金銀物品,車程並不快。
第一日啟程時,陶灼華依著規矩拜會了今次的主使大人禮部侍郎黃懷禮,顯得極是端淑有禮。她命娟娘送上四盒裝在陶罐裡的老君眉做謝儀,再向黃大人淺淺行了一禮,含笑說道:“灼華不常出門,不懂得在外頭行走的規矩。若哪裡做得不好,還請大人多多提點一二。”
黃懷禮早得了瑞安長公主的授意,要協同蘇世賢將這女孩兒留在大阮,見她言笑晏晏,一派天真爛漫,又與自己家中幼女年歲相當,心下頗為歉疚,慌忙還禮道:“豈敢豈敢,郡主太過客氣。”
有心照應這乖巧又恬柔的女孩子,每當驛館客棧留宿,黃懷禮總是命人將陶灼華主僕的房間安排在最裡面,由著她與幾個丫頭睡裡外套間,覺得更為安全。
便是一日三餐,黃懷禮吩咐了下人,都將陶灼華的膳食送到她的房中,免得旁人衝撞於她。如此一來,父女二人雖在同一車隊,卻已然連著幾天不曾碰面。蘇世賢有心親近,陶灼華卻避如蛇蠍,不肯同他多說一句。
父女二人這般隔閡,自然落在隨行的禮部官員眼中。陶灼華隨行的真實意圖,他們全都心知肚明。在京中不敢妄議長公主府上的家事,如今出了京城,私底下難免編排幾句,都對薄情寡義的蘇世賢添了些鄙夷。
蘇世賢浸淫官場多年,察言觀色的本事一流,見禮部的人對自己有心輕賤,不由既羞且怒。他想要尋個機會同陶灼華緩和一下父女間的緊張關係,既是給自己多條後路,更莫給禮部這些人精們落下話柄。
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蘇世賢為了富貴榮華拋妻棄女,自謂得了瑞安長公主青眼,自此可以平步青雲。誰料想機關算盡,這些年正房裡一個人孤寢冷榻,遙遙聽得芙蓉洲裡笙歌如織,夜夜顛鳳倒鸞,又不覺苦恨連天,懷戀昔年的花前月下。
這一日在青陽郡驛館下榻,蘇世賢用過晚膳之後,瞧著月明星稀,不覺回想起舊年在青州府時與陶婉如月夜清談的閒趣,便想與陶灼華說上幾句。
他命小廝往裡傳信,自己在院裡泡了蓮心壺,握在手裡耐心等候,實則思緒已然越飄越遠,連他自己都有些琢磨不透。
這些年以長公主馬首是瞻,蘇世賢年紀輕輕便做到御史大夫之職,依然有些人心不足。想起動身之前瑞安長公主吩咐,務必以陶家人為餌將陶灼華拿捏在手心,蘇世賢卻不由動了動自己的手指,瞧著不比瑞安長公主的手腕差到哪裡。
所謂孫悟空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風箏飛得再遠,身下也有根線牽引。想到自己模仿陶超然那筆幾可亂真的字際,蘇世賢忽然有了大膽的想法,他想拋開長公主,自己做那隻真正牽著陶灼華這個風箏的手。
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原不是女子該做的事情。想起命不久矣的景泰帝,還有年未弱冠的太子李隆壽,蘇世賢感覺大裕的江山已然是風雨飄搖。
等著瑞安長公主君臨天下,何妨自己才是那隻可以翻雲覆雨的手?蘇世賢深受君恩,卻不感覺自己的想法是忤逆不道,他唇角漸漸露出絲諱莫如深的笑意。
待將杯中茶一飲而盡,蘇世賢才發覺那杯盞早已涼透,陶灼華依舊姍姍未至。
兩個
《灼華和定王在一起》 第八十一章 抗衡(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