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0章 來自哈佛的錄取信下 (第1/3頁)

搖曳菡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錄影帶放進播放機後沒多久就開始了播放。

畫面一開始是黑幕,然後響起了一些古典優美的背景樂,“帶你認識威廉·布蘭德利”的花體字在螢幕上出現、定格、隱退。

然後鏡頭飛速掠過一些波瀾壯闊的場景:半個巨大的船體,數以百計的工作人員,穿著古典服飾來回走動的群眾演員們,背景裡的白色燈光晃的整個攝影棚如同白晝。

“這是什麼?”戴著厚厚眼睛的“書呆子”考官不解的問:“電影?電視?從哪裡擷取的一些風景片?”

“既然標明是畢業論文,那肯定是原創拍攝……雖然畫面有點不像。”其他招生官回應道。

作為全美最頂尖的大學之一,有心申請哈佛的學生們每年總是很多奇思妙想,單純只附上自我介紹、成績單、推薦信、榮譽證書之類的是最傳統也最沒新意的申請信,實際上,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學生在申請信裡花樣百出的塞東西,希望能增加自己在考官心目中的分數——從學生自己寫的詩歌、小說、劇本,到他們自己創作的歌曲、油畫、設計圖……幾乎什麼東西都有。

隨著家庭錄影機和播放機在全美大部分家庭中的普及,也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拋棄用紙筆寫自我介紹信,而是選擇用錄影的方式,向大學招生官們展示自己的一切。

哈佛招生官們有時候也挺喜歡這些錄影帶的,畢竟看有聲音有畫面的錄影,比看信件快多了,也直觀多了。

但是眼前這部和招生官們以往看到的太不同了,以往那些錄影帶,大多是學生自己手持dv拍攝的,頂多有一兩個家人或朋友出場,而眼前電視機里正在播放的這部,卻看著非常像真的電影大片。

直到一個下巴上留著短短絡腮鬍的男人身影閃過,辦公室內幾個人一起驚呼道:“詹姆斯·卡梅隆?!”

好吧,詹姆斯·卡梅隆的出現,加上剛剛鏡頭掃過的地方,已經透露出了十分重要的資訊:這裡似乎正是因巨大話題度而將半個好萊塢攪的不得安寧的《泰坦尼克號》片場。

“怪不得我一開始就覺得威廉·布蘭德利這個名字很耳熟。”薑黃頭髮招生官捶手道:“《理智與情感》裡的愛德華·費拉斯,有人有印象嗎?”

幾個年輕點的考官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當然也有茫然不解的。

要說哪本專業期刊上刊登了新的能引發各個名校大爭論的論文,那這群長期浸淫在學術氛圍裡的招生官們還有可能在第一時間知道,但要說好萊塢在過去一年裡上映了什麼新電影,有哪部很好哪部很爛?除非是該電影真的紅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否則這群哈佛的教員們的日常生活真的距好萊塢太遠太遠了。

《理智與情感》還好,畢竟是簡·奧斯汀名著,簡·奧斯汀在英國文學研究這塊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專案了,如果威廉拍的是什麼校園青春片罪案劇懸疑劇科幻劇,那估計到申請信被招生官們研究結束,都不會有人認出他來。

電視機上,畫面還在繼續播放。

古典奢華的餐廳裡,頭等艙的顧客在進餐,紙醉金迷的畫面讓人幾乎真的以為這就是一幕十九世紀初上流社會貴族們享用晚宴的場景。

一名穿著黑色燕尾服正在用餐的紳士鏡頭被拉成特寫,他的姿勢和禮儀都標準優雅極了。

‘就餐禮儀無可挑剔。’一位曾經選修過歐洲宮廷禮儀課程的招生官想:‘一定是進行過專業培訓。’

幾秒鐘後,黑色燕尾服出現在了鏡頭裡:“嗨,我是威廉·布蘭德利,我申請了哈佛的英國文學專業,因為我真的很愛這個專業。”說著,還朝鏡頭眨了眨眼。

說實在的,一位無論服飾打扮還是言行舉止都非常十九世紀的年輕男士,突然在鏡頭裡談起了大學申請的事,這畫面太有時空交錯的衝擊感了,辦公室裡不少招生官都忍不住微笑起來,他們覺得這樣的搭配非常有趣,並忍不住開始期待接下來的內容起來。

畫面切換,《泰坦尼克號》拍攝中,威廉·布蘭德利和凱特·溫絲萊特在臥室裡交談,兩人的口音聽上去都非常高貴。

‘倫敦腔。’“書呆子”招生官想,‘布蘭德利的口音很標準,這位女士的和地道,兩人之間有差距,但差距不大。’

旁白出現,聲音一聽就知道是威廉·布蘭德利自己錄的:“我拍過《理智與情感》,現在在拍《泰坦尼克號》,所以我認為我和英國文學,甚至英國這個國家都很有緣分。”

穿著白色緞面珍珠長裙的凱特·溫絲萊特突然從旁邊冒了出來,用一本雜

《影帝的誕生小說線上閱讀》 第40章 來自哈佛的錄取信下(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