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時只是感到有點兒驚訝,等到中午時候,才聽公司裡的人講,出事兒的卡車竟屬於一家經常和我們打交道的公司,而撞車的司機角本,上個星期還來過。這個角本的確是睡著了,直到折斷的護欄把他的一條腿壓成骨折才清醒過來。
想起這個角本還真是很有印象,此人以前來拉貨的時候,總是滿眼血絲,手裡不變地抱著一杯咖啡——不放糖不放牛奶,又濃又苦的那種,而且是一杯喝完馬上續上一杯,如同喝白開水一般。想想這樣喝咖啡法人還會睡著,真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覺。
不過,無獨有偶,就在前一天的新聞裡,還播了另一條訊息,說是某公司員工家的汽車忽然穿牆而出,把房子撞壞,同時車子的發動機也起火燃燒,險些釀成大火。這當然不是汽車被牛魔王附了體,調查結果是這位高階白領連續工作一天一夜後夜半回家,進了車庫沒下車,在汽車裡就睡著了。由於車子沒有熄火只拉了手剎,朦朧中這位一伸腳,糊里糊塗踩上了油門,車子就被髮動起來,演出了機械版的茅山道士。
幸好這位員工倖免於難,否則,恐怕會成為又一例“過勞死”的典型呢。
在日本,“過勞死”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由於傳統的影響,也由於日本資源貧乏更倚重於人員的努力,日本的公司企業普遍存在大量加班的現象。晚上,走在東京虎門或者大阪御堂筋這樣寫字樓集中的地方,幾乎每座大樓的每個窗戶都是燈火通明,而地鐵的車站,即便是深夜,也總是熙熙攘攘。地鐵或者輕軌電車的車廂裡,總是裝滿了疲憊得打著瞌睡的日本人。
日本人也沒有比別人多長一個腦袋,可以想象,如此這般長此以往,這些職員中難免出現因過於勞累引發心腦血管等疾病,而造成“過勞死”的情況。
在日本,“過勞死”並不是僅僅存在於電視新聞之中,在東瀛工作的幾年中,我個人就曾親眼目睹兩起疑似“過勞死”的發生。
一次是2005年12月11日,出門上班的時候,在我家附近的桑津橋上,赫然看到一名年輕女子倒在橋面上,兩眼直勾勾望向天空,裡面一層霧靄,早已散瞳,周圍人紛紛報警。事後得知當事人是從事夜間工作的,當夜身體感覺不適,過度服藥堅持到工作結束,在回家路上又受到寒冷天氣的刺激,突發心臟病死亡。另一次是去年夏天,深夜加班完畢回家,乘坐大阪的地鐵,要開車的時候,身邊一名光頭富態、西裝革履的男子忽然全身痙攣,口吐白沫,直挺挺地放了扶手仰天摔倒,頭撞在車廂地板上發出砰然一聲。旁邊的人有的立即呼叫司機停車救人,有的則若無其事地繼續用手機打電子遊戲或看報紙,顯然司空見慣。此人後來是否康復,以及發病誘因是否屬於過勞,則不得而知,只是夜裡11點鐘坐地鐵,說這位的工作辛苦當無異議。
從“過勞死”到“仕事中毒”(2)
在日本,廣義的“過勞死”也包括因為過度勞累導致疾患,或引發精神層面的問題造成自殺或精神失常等。這在日本已經成為了一個極為受人關注的社會問題。
儘管受人關注,但“過勞死”問題近年來仍然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發生問題的人員從40…50歲向30歲人群擴充套件。按照日本《產經新聞》最新的統計,回答“工作和以前相比情況怎樣?”這一問題時,表示“比以前更忙了”的達到68%,而對30…34歲的職工進行調查的結果,27%的人回答每月加班在80小時以上。有關人員分析,日本“過勞死”問題的加重,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其一是日本進入老齡化社會,勞動力匱乏,人力資源不足造成對勞動者的“酷使”;其二是由於攜帶電話、電子郵件等先進通訊裝置的使用,公司員工在工作時間以外也很容易被找到而被迫加班。
看來科技進步,對人類——至少是部分人類來說,也不總是好事。
說起來,日本政府早在上個世紀就從法律上承認了“過勞死”的存在,並對加班等問題設立了較為嚴格的規定。比如2001年日本厚生勞動省就曾經發布“過勞死”的認定規範,凡是因工作疲勞造成猝死,只要之前六個月確有證明其承受持續的超額加班,都可判定屬於企業方負有責任,然而,“過勞死”在日本卻如草原上的野火,撲之不滅,其原因何在呢?
假如察看日本公司的出勤記錄,會發現其勞動強度並不強,加班也大多控制在法律範圍以內。然而,這不過是一種心照不宣的假象而已。說到底還是日本企業對加班問題的惡劣傳統在作祟。日本很多企業,素有讓員工無償加班的傳統——上升到理論地說,就是認
《與鬼為鄰望洋興嘆》 第1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