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最後一場海戰 (第1/2頁)
琳琅歲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海道的面積達到83萬多平方公里,比朝鮮半島的三分之一還要大上許多,還是日本諸島中的第二大島,在世界島嶼中排在第二十一位。
正因如此,國防軍在制定登陸北海道的作戰計劃時,從來沒有把攻佔全島當成必須要完成的首要任務,而是把奪佔島上要點以實現戰略影響和戰術目標放在了第一位。
北海道南端的渡島半島因其位置和地形,就恰好符合上述作戰方針的要求,該地緊挨本州的北部,既可以作為進攻後者的絕佳跳板,又可開闢成戰機的前進基地。
並且渡島半島狹長的地勢,還十分適合從海上對其發起進攻,而在登陸得手後,又很有利於設立防線以抵擋敵軍從北部發動的陸上反攻。
手握戰區海域和空域的控制權的國防軍,可以自由的選擇從哪個方向打擊敵人,便很自然的選中了敵人的這處咽喉要處。
至於日軍在北海道的守備部隊,核心是由佐藤子之助中將指揮的第7師團,該部也因未被派往朝鮮半島而成為如今日本僅存的常設主力師團,那些已被殲滅後又重建的自然除外。
此外,北海道的日軍還轄有第107師團和獨立混成第7旅團等部,守軍總兵力共計5萬餘人。
這些日軍原本的部署,在總體上是依照地形和傳統駐紮習慣來安排的,後又根據最新瞭解到的情報,在經過自我判斷後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由於國防軍在進攻前特意在北方開展了一系列的佯動,讓日軍誤以為其若真要有所行動,最有可能的方向會來自於庫頁島那邊。
日軍因此把第107師團調往旭川以北地區佈防,而把實力較弱的獨立混成第7旅團放在南邊的渡島半島方向,主力第7師團則留在札幌至旭川之間負責策應兩端。
日軍採取偏重北方的佈防方式,也是考慮到北海道南端與本州之間僅隔有一道狹窄的輕津海峽,一旦戰況緊急可以得到來自那邊的增援。
可現實卻是國防軍在登陸行動開始之時,便派出艦隊封鎖了輕津海峽,致使北海道的日軍完全陷入了孤立。
當國防軍炮擊並登陸乙部地區的時候,日軍在該地周邊僅部署有一個大隊左右的兵力,根本無法有效抵禦這突如其來的雷霆之擊。
因此國防軍的登陸行動僅遇到輕微的抵抗,隨即控制了穩固的灘頭陣地,並開始朝著縱深推進,後續部隊也源源不斷的登上海岸。
成功登陸後的國防軍按計劃兵分兩路,一路向北推進,於三日後攻佔瀨棚至八雲一線,一週後又進至壽都到長萬部一線。
另一路國防軍則向東邊和南邊展開掃蕩,在一週內基本攻取了這些地方實現了對整個渡島半島的控制,並開始在函館修築機場。
等到日軍第7師團主力趕到壽都時,國防軍已在那裡設立了防禦陣地,孱弱的日軍獨立混成第7旅團則早就全軍覆沒。
此時,完成登陸的國防軍共包括第一零四和第一零九師,輕裝步兵第四師和海軍陸戰隊第二十三聯隊等部,總兵力超過了47萬人。
面對這樣強大且已站穩腳跟的對手,日第7師團根本無力撼動,能夠自保都是問題。
華夏軍隊成功登陸北海道,這個訊息令日本軍政高層感到震驚,又因為海路被切斷無法提供增援而萬分焦急。
正當日方一面緊急調集兵力加強本州北部防禦,一面絞盡腦汁的想著對策的時候,更讓他們心驚的訊息很快再度傳來——東京近邊的八丈島也遭到了攻擊。
國防軍登陸八丈島的行動,打響的時間要晚於北海道那邊四天,登陸作戰的主力為海軍陸戰隊第一縱隊,共計13萬餘人。
與地面部隊相比,海軍投入的兵力則十分精銳,其核心力量為兩艘戰列巡洋艦和兩艘航空母艦,編隊共轄有水面艦只二十四艘,艦載機一百二十架。
以這樣的戰力進攻一座小島,其過程簡直就如同摧枯拉朽一般。
八丈島的戰略價值從某些方面來說更甚於北海道,日本當局當然清楚丟失該島意味著什麼,於是痛下決心要進行反擊。
可如今日軍能夠執行此務的,就只有海軍的那些躲藏在瀨戶內海中的殘存艦隻了,而且隨著國防軍空襲的加劇也越來越不再安全。
既然保船的策略已無法堅持,莫不如主動出擊,對八丈島以及周邊的華夏艦隊進行打擊。
若能取得成功,便可提振困境中日軍和國民計程車氣,並且降低東京面臨的威脅。
此時在前面海戰中受創的日軍戰列艦,除了已在轟
《激戰講的是什麼》 第474章 最後一場海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