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外藩失據 (第1/2頁)
琳琅歲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這首唐朝大詩人王維的七律《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描寫了當年大唐帝國早朝時的景象。 其中一句“萬國衣冠拜冕旒”,更是中原王朝強盛之時,萬邦歸服的真實寫照。 這種“八方來貢,萬國來朝”的場面,向來都是天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崇高的追求。 自古以來,“封貢體系,宗藩關係”,既是中原王朝唯一認可的,東方國家間的基本關係模式。也是保護著天朝疆域安全的,重要緩衝。 至有清一代,前朝的宗藩體系依然得到延承,更是一度發展到了頂峰。大清的藩屬國,在最多的時候曾達到近二十個。 這些屬國,環繞在大清的邊塞和海疆之外,成為屏護中原的重要藩籬。 外有藩屬遮護,內又設有如土司、盟旗、諸藩部等以作羈縻。大清在這樣一層層的拱衛之下,也才看似安穩。 然而,當西洋強勢崛起,東方的天朝也日漸沒落。此消彼長之下,西風也逐步開始向東侵蝕。 最終東方原有的秩序被徹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推崇的殖民體系。 從十八世紀中後期,甚至更早的時候開始,大清的藩屬國,就逐漸遭到列強的入侵。相繼被控制,或直接被殖民。 其中,西域之外的幾個藩屬,大多被沙俄陸續吞併。 西南的幾國,也遭到英國勢力的侵襲。 東南海外的蘇祿國,則早已淪為殖民地,斷絕了與中原的交往。 對於發生在藩屬國的這些事情,內憂外困的大清朝廷,自顧尚且不暇,更是無法庇護。 直到國內形勢略有好轉,朝中的有識之士,才又重新審視起了四下的情況。而此時周邊的屬國,也已所剩無幾。 其中北方的朝鮮、東方的琉球和南方的越南,因與中原文化關聯久遠,其地理位置對大清的國防也更為重要,便受到了格外的關注。 在這三國之中,東邊的琉球,經歷了日本侵臺事,陳家兄弟果斷出軍,已然重得掌控。 東北的朝鮮,雖久被日本覬覦,且已有所行動。但礙於日方與大清的實力差距,更加之其新敗於西南尚未恢復,暫取蟄伏,還算安穩。 而在南面的越南,此時出現的危機,也就由此凸顯了出來。 越南,舊稱安南,後因大清嘉慶皇帝賜下國號“越南”,就此改稱。 其古時本為中原國土,自宋代分出立國,此後也一直為中原藩屬。 隨著西力東漸,越南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遠來的西方列強中,對越南影響最大的,是法國。 自十八世紀,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六時代起,法國的勢力就開始不斷滲入越南。 後來雖因大革命,和爭霸歐陸等更重要的事情,法國人暫時減緩了在越南的腳步。但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後,他們對越南的興趣再度提升。 特別是在敗於普法戰爭之後,法國人將擴大“黃金半島”的勢力範圍,視為挽回顏面的最好方式。 經過幾十年的不斷蠶食,至光緒朝時,法國已經控制了越南大部。並透過多次與其締約,企圖在法理上實現排他獨佔的目的。 而越南君臣,在這一過程中,始終鼠首兩端。遊戲於清法兩強之間。還對境內的“黑旗軍”時而利用,時而防範。 他們如此反覆,自以為能在夾縫中游刃有餘,結果卻是終嘗惡果。 越南人在最初時,未能看清法國,既想把他們變為殖民地,還要以之為跳板進一步圖謀大清的本質。 他們只是認為,此時大清勢弱,幻想著可以倚靠法國,藉機擺脫與大清的宗藩關係,得以自立。 也是因為懷有這樣的不臣之心,他們在未向宗主國報告的情況下,就擅自與法國簽訂條約。 而當隨著法國的侵略一步步加劇,吞併之心盡顯,越南君臣才回過神來。為了避免亡國,他們又轉過頭來,開始不斷向清廷求助。 僅在光緒八年至九年間,越南阮氏王朝就透過各種渠道,向大清發出了數十次請援的要求。 與此同時,越南人也在尋求,駐於其北圻境內的“黑旗軍”的幫助。並正式授給其合法地位,用於抵抗法軍。 而在更早的光緒四年時,清越邊境曾發生過的一場平亂事件,也對越南的局勢產生了微妙的影響。 那一年,清將李揚才在叛亂後,竄入越境,危害一方。使得越南北圻地區,原本就叢生的匪亂,更為加重。 面對這些亂象,越南方面無力進剿,遂請清軍入越剿匪。大清隨後派出淮系馮子材部入越,在出兵短短數月內,便迅速剿除。 此事令越南君臣,深感震動。他們對清軍的實力刮目相看,由此轉向親近清方。重拾字小事大,以求庇護。 清軍在平亂後,仍分有部分軍力留駐北圻,成為了覬覦北圻的法國人的眼中釘。越南的形勢,也變得愈發緊張複雜。 其實清廷這邊,在正式接到越南的求援之前,就對法國在越南的擴張,有所警
《激戰1百度百科》 第103章 外藩失據(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