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7章 遠東火藥庫 (第1/2頁)

琳琅歲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凡可被稱為“火藥庫”的,皆是由於地理位置、資源、宗教、文化、強權勢力爭奪等諸多原因,動盪不安,而常成為戰爭源起的地方。 在此類地域中,比較著名的就有中東地區,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地區,等等。 而在遠東,其實也存在著一個這樣的“火藥庫”,那就是朝鮮。 李氏朝鮮王國,立國於十四世紀末。 其初代國君李成桂,本為王氏高麗王國的豪強和重臣,後來發動兵變推翻高麗,從而得國。 朝鮮王國建立之初,正值中原大明王朝初興。起先,雙方齟齬不斷,朝鮮時常擾邊。 直到明成祖永樂年間,大明國力日盛,朝鮮才終於臣服,成為大明“一年三貢”的藩屬國。 但在此之前,他們也奪佔了不少,鴨綠江以東原本不屬於他們的土地。 不過,自確立宗藩關係之後,朝鮮與宗主之間日趨密切,在文化、儀俗和制度等各方面,全面效仿,成為學習中原文明最深刻的國家。 時光荏苒,明亡清興。 滿清及其前身女真,與朝鮮同起於東北,算是近鄰。但雙方之間卻一直不睦,摩擦不斷。 起初,朝鮮常欺壓女真,還屢次協助大明對其進行圍剿。 直到皇太極時期,滿清大舉征討朝鮮,方使其歸服,並在軍事威脅下締結了宗藩關係。 但朝鮮在內裡,仍強調以尊明為大義,在大明滅亡之後依舊如此。 朝鮮的官制和服制等,始終堅持明朝禮制。還在一些特定的場合,繼續使用“崇禎後”的紀年方式。 到了十九世紀,朝鮮李朝已經傳國四百餘年,國勢日衰,亂象頻生,外戚勢道政治已延續了兩百多年。 1849年,憲宗李朔去世,王室絕嗣。於是,憲宗的祖母,純祖的正妃金氏,選憲宗三代之外的遠房繼位,是為哲宗。 1863年哲宗去世,亦無子。 純祖、憲宗和哲宗三代王妃,都為安東金氏,憲宗之母趙大妃為了與金氏外戚集團抗衡,選興宣君次子李載冕為嗣,改名李熙,即為高宗。 興宣君李昰應,為王室七代之外的遠親,其在高宗即位後,晉為興宣大院君,代王執政,並選妻家驪興閔氏一孤女閔茲映,為高宗王妃。 大院君李昰應掌政之時,正是西風猛烈的時代。 面對洋人的不斷扣關,李昰應對外推行比大清還要徹底的鎖國政策,朝鮮也因此被外界稱為“隱士之國”。 對內,李昰應為了重振王國的威嚴,力主舉全國之力,耗費巨資修復了,幾百年前被倭寇焚燬的景福宮。 李昰應在朝鮮,看似權力遮天,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本以為給兒子挑選的,“好拿捏”的閔妃,才是一個真正厲害的對手。 1873年李昰應引退,高宗名義上正式掌權,但實權就此被閔妃所掌握。也從此展開了公媳之間,長達二十餘年,至死方休的權力爭鬥。 此時朝鮮面臨的外部環境,已經是十分惡劣了。 朝鮮王國所在的半島,位於東亞大陸的邊緣,是連線海洋與大陸的橋樑。其東臨日本列島,是日本西進的必經之地。 在北方,本屬域外的沙俄,在經過不斷擴張之後,已經到達並佔據了亞洲大陸的東北端。 當他們繼續沿著海岸南下,向溫暖地帶進發時,橫在面前的朝鮮半島,就變成了他們的新目標。 這樣如同十字路口般的地理位置,讓朝鮮成為遠東地區的一個地緣要衝。而深諳此中奧妙的英國,也時不時的插手進來,以圖遏制他們的老對手。 如此一來,外強環伺,內鬥不息,弱小的朝鮮終成是非之地,引發的紛爭不斷,是這一地區內,名副其實的“火藥庫”。 而在十九世紀後期的幾十年裡,在對朝鮮的爭奪之中,最主要的外部矛盾,就集中在日本和大清之間。 日本進入明治時代後,在內進行了一系列的維新改革,國力大增。對外則為了解決矛盾和壓力,積極鼓吹擴張政策。 然而,在1874年時,日本的首次對外冒進,就撞上了堅牆。其在兩江的打擊下,不但慘敗於臺南,還失去了控制已久的琉球。 從此,日本南侵之路被堵死,北方又立著更為強大的沙俄,近邊可以擴張的方向,似乎就只剩下西面的朝鮮了。 兩年後,以求得了與兩江的和解為保障,日本便以武力開啟了朝鮮的國門,強迫其簽訂不平等條約,獲取了在朝的一系列特權。 明治政府總算取得了對外侵略的第一個成果,攫取了第一桶金。嚐到甜頭的他們,也當然的要在這個方向上繼續“努力”下去。 其實日本襲擾朝鮮的歷史由來已久,前朝往事無需贅述,史不絕書,自有考證。 單說李氏朝鮮王國,自其立國之初,就不斷遭到倭寇的各種入侵,綿延不絕。 甚至到了大明萬曆年間,戰國後期的大佬豐臣秀吉,糾集起全日本的精銳,對朝鮮發動了全面的入侵,還妄想在吞併朝鮮後繼續攻略大明。 面對如此大規模的侵略,衰弱的朝鮮無力抵抗,迅速潰敗,“三都失守,八道瓦解”,幾近亡國。 後來還是在

《激戰1百度百科》 第207章 遠東火藥庫(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