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研究,既要注重人與人的關係或階級之間的關係,也要注重人與自然的關係、經濟與社會政治的關係;既要有縱向研究、片斷揭示和微觀鉤沉,也要有橫向研究、整體認識和宏觀思考;既要對政治、外交、經濟、文化、思想、宗教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的而非孤立的、聯絡的而非割裂的研究,也要將中國歷史的發展置於世界歷史的廣闊視野中,開展比較分析,從而使中外歷史上相關的事件在共性和個性上得到統一的認識,而不是將豐富多彩的中外交往看成是某種單純的直線性的因果關係或靜態的歷史畫面。因此,在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上,也需要有一些擴充套件,主要是橫向比較的方法和整體及系統的思考方法。

BOOK。←紅←橋書←吧←

第8節:第1章 引論一、漢代中西關係研究的背景(6)

比較是理解歷史現象的鑰匙。而僅僅靠一般歷史哲學理論的方法,是難以做到這一點的。馬克思似乎是一位比較方法的大師,他對此做了充分的論述[20],正是透過對各國曆史加以詳細的、巨量的比較分析,才概括出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當然,比較研究只是一種研究的方法,比較本身並非目的,只有將比較研究置於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基礎之上,才能對世界歷史的整體性,即東西方歷史的共同規律性及其表現形式的特殊性加以正確的說明。

對於宏觀的歷史考察,比較的方法有助於避免從單一的角度去研究問題的狹隘性。

漢代的中西交往關係,涉及的地域廣大,聯絡的國家民族眾多。要全面地刻畫這種關係,瞭解中西交往接觸的過程和特徵,並發現各種歷史現象在中國社會進步中的作用,就很有必要將東西兩方的社會歷史納入研究的範圍,開展橫向的比較,從許多歷史事件的個性中,尋找其中內在的聯絡,從歷史現象的共性和差異中,揭示規律性的東西。

為此,本文在立足於漢代社會經濟基本狀況之同時,也將考察的視線延展到漢代中西交通所透過和到達的地區。結果發現,雖然這些地區的歷史淵源、文化發展的歷程各異,當時的社會形態、經濟狀況也有極大的差別,特別是上述地區和國家的接合部,往往變成歷代戰爭較頻繁、激烈,社會動盪較嚴重的地方,但是,橫亙萬里、影響深遠的中西交往道路卻恰恰產生於此,發展於此,繁盛於此。我們還可看到,雖然這些地方的地理環境區別極大,其民族習俗各成一統,生產方式相去甚遠,但那裡的人們對於物質文化交往和貿易卻有著同樣濃厚的興趣。最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許多物產(最重要的是絲綢、陶器與鐵器)始終是貫穿交往全過程的最受歡迎、最得重視的商品,這便反映出中西文明交往的一大特色。

透過比較,還可以發現許多歷史現象之間一些錯綜複雜的關係,這將有助於更好地把亞歐大陸上的國家和民族當成一個有機整體來加以描繪和研究。此外,如果說社會歷史發展的終極原因是生產力的進步的話,那麼經過一系列的比較,也將證明促成古典文明接觸和交流的直接動因是國際貿易活動的展開。

比較的方法有助於揭示不同事物的內在聯絡,它對於漢代中西關係的橫向研究,有獨特的作用。

恩格斯說過:“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21]現代系統理論在自然科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這一理論使人們認識到任何事物都是一個多層次、多時空的網路結構,從而使人們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發生了相應的改變。

從系統的觀點看,任何複雜事物都是由各種要素按一定秩序和等級組成的統一整體。研究問題既要注意橫向,又要注意縱向;既注意順向,又注意逆向。此外,複雜的系統網路結構運動各部分的交叉點和中間環節(即中介)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同一歷史時期,同一整體的各種社會現象和事物之間,往往不表現出直接的聯絡,而這種“中介”事物儘管處於並不顯赫的地位,卻悄悄地在發揮著深刻的作用。

系統理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並不是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的專利,恩格斯在其《自然辯證法》及其他許多著作中就已運用了系統分析的方法。因為這種理論強調宏觀和整體性,強調事物內部的聯絡和各個子系統的相互影響,這對於社會科學中涉及比較廣泛的課題的研究,也是同樣適用的。比如,系統科學的思想要求將世界歷史的發展看作是多種因素相互聯絡的一個龐大系統,一方面,各分支系統可以有自身的獨立性,但同時又具有同自然界、同相鄰其他分支系統發生廣泛的物質、信

《羅馬與中國比較》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