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顧茅廬(二) (第1/2頁)

大夢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不疑朝著臥龍崗走去。

而此時的劉備和諸葛亮已經相對而坐。

兩人經過前兩次的試探、接觸,已經有了默契。

劉備看著面前的藏龍谷谷主,神『色』略有些悲慼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

秦不疑乃黃巾餘孽,卻佔據天下大半江山,為天下霸主。

曹『操』不過是宦官之後,享有北方大半之地,縱橫捭闔,無人可敵。

我乃中山靖王之後,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中興漢室,卻因為智術淺短,屢戰屢敗,時至今日,也只是倉皇逃難到荊州,志氣沒有舒展,大業沒有完成,如今天下將定,我也更加『迷』茫困『惑』,不知道日後應該怎麼做?”

劉備說到此處,輕輕仰頭嘆息,眼角似有淚水,一副家國惆悵的悲天憫人之態。

諸葛亮似有動容,伸手將一個卷軸攤開,這卷軸乃是大漢和四周的江山地圖。

劉備立刻低頭檢視,諸葛亮則對著劉備道:“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但是天下能稱雄者不過秦、曹、孫而已。”

劉備聽到這裡,立刻將目光收回來,坐直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淡淡道:“這秦不疑能夠起家、乃是牢牢佔據大義。

他雖然黃巾餘孽,卻處處以大義立身,他起兵之初,直入草原,滅匈奴,救漢人,高舉漢胡不對立之大義,清繳幷州胡人,得了幷州安身之所,佔據了幷州之地利。

隨後又首倡滅董扶漢之大義,佔據河內上黨等地,他能立足於世,佔據大義、天時、地利、人和。

袁術稱帝,他更是出兵斬殺其人,立下盟誓,尊皇滅賊之大義。

此時的秦不疑以大義之名,已經在名聲上超過了袁紹。

而袁紹卻處處被動,他時代受皇恩,卻妄圖篡漢,早已被天下唾棄。

秦雖不被世家所容,卻被天下百姓所尊,民心所歸,豈是弱者。

所以秦遂能克紹,非以弱為強者,乃是以強滅弱而已。

今秦雖篡位國公,卻高舉人族之大義,西滅鬼方,東卻東夷古國,他每走一步,牢牢佔據大義。

如今秦更是已擁兵百萬,民千萬,佔據並、司隸、河內、關中、西涼、漢中、南陽、幽州、豫州大半,日後定會吞併冀州,可謂是雄吞漢之大半疆土,不可敵。

皇叔起家以來,雖處處尊崇漢室,得大義,卻在滅袁中猶豫不決,失了先機。”

諸葛亮已經是委婉的告訴劉備在滅袁的事情上失了大義。

劉備略有慚愧,輕嘆了口氣:“曹『操』呢?他是否會被秦吞滅?”

諸葛亮淡淡道:“曹『操』識時務,雖挾天子而令諸侯,卻未與秦袁爭鋒。

袁強時,歸附袁紹,秦時,又歸附秦,雖搖擺不定,卻牢牢佔據尊崇漢室之大義。

袁紹被滅,天下世家和稷下學宮必傾力相助曹『操』。

他更是藉助和東夷古國有窮部落爭鬥的機會,積蓄兵力,吸收袁紹之兵馬,韜光養晦,如今已經佔據徐、兗、揚和半個青州、小半豫州之地,日後必然吞併青州,兵馬強大,也不可與爭鋒。

而孫權雖然年幼,卻得上古扶桑樹,降服夜叉族,得白馬寺之助。

其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劉備聽到這裡,神『色』顯得極為沒落,他明白諸葛亮說的沒有錯誤,這三家中,東吳雖弱,卻也是龐然大物,他見到諸葛亮沉『吟』起來。

再次傾聽起來。

諸葛亮伸手指著荊州的地界道:“皇叔且看地圖。

這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諸葛亮說道這裡,看向了劉備,他意有所指的自然是劉表,他見到劉備沒有言語,但是眼睛瞬間亮了下,心中暗笑。

當下手從荊州指向益州。

“這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

《三國之武安天下小說》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顧茅廬(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