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部分 (第1/4頁)

蝴蝶的出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直到今天,當我們讀這段書的時候,似乎仍然可以聽到他那金聲玉振的聲音。

下一篇(不由其道,鑽穴之徒)

滕文公下

不由其道,鑽穴之徒

【原文】

曰①:“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 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②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 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古之人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 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

【註釋】

①本段系節選孟子與魏國人周霄的對話。“曰”指“孟子曰”。②媒 妁(Shuo):媒人,介紹婚姻的人。

【譯文】

孟子說:“男孩子一生下來,父母便希望給他找一個好的妻室, 女孩子一生下來,父母便希望給好找一個好的婆家。父母這樣的 心情,人人都有。但是,如果不等父母的安排,媒人的介紹,就 自己鑽洞扒縫互相偷看,甚至翻牆過壁支私會,那就要受到父母 和社會上其他的人鄙視。同樣的道理。古代人不是不想做官,只 不過厭惡不經過正當的途徑去做官。不經過正當的途徑去做官,與 男女之間鑽洞扒縫的行為是一樣的”

【讀解】

孟子以男女苟合偷情為喻,譴責那些不由其道,不擇手段去 爭取做了的人,實際上還是在譴責靠遊說君王起家的縱橫術士們。

根據孟子的觀點,想做官,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是非 常正當的。但另一方面,“又惡不由其道”。說穿了,還是立身處 世的“出處”問題。其基本觀點與“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一 章是相同的,就是不能靠不正當手段去爭取做官,不能扭曲自己 的人格。

孟子關於男女偷情的比喻是非常生動而深刻的。不過,時代 發到今天,戀愛婚姻一律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被 拋到了一邊,少男少女們再也用不著鑽洞扒縫,翻牆過壁,像張 君瑞和崔鶯鶯那樣“待月西廂下”了。那麼,“鑽穴隙之類”是不 是也就合理了呢?

當然不是這樣,莫說是在政治上、官場上去“鑽穴隙”,就是 男女關係上的“不由其道而往”,也仍然會遭到“父母國人皆賤 之”,總歸不是什麼光宗耀祖的事罷。

所以,還是光明磊落走正道,不要“鑽穴隙之類”的好。

孟子的比喻始終是意味深長的。

下一篇(動機與效果的問題)

滕文公下

動機與效果的問題

【原文】

彭更①問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②於諸侯,不以泰(3)乎?”

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章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

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④,以羨⑤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 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6)皆得食於子。於此有人焉,人則孝,出則 悌,守先王之道,以待(7)後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輪 輿而輕為仁義者哉?” 曰:“梓匠輪輿,其志將以求食也;君子之為道也,其志亦將 以求食與?”

曰:“子何以其志為哉?其有功於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於此,毀瓦畫漫(8),其志將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則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註釋】

①彭更:人名,孟子的學生。②傳食:指住在諸侯的驛舍(賓館)裡 接受飲食。傳,驛舍,相當於今天的賓館。③泰:同“太”,過分。 (4)通功易事:交流成果,交換物資。⑤羨:餘,多餘。(6)梓匠輪輿: 梓人、匠人批木工;輪人、輿人指製造車輪和車箱的工人。 (7)待:同 “持”,扶持。 (8)墁(man):本義為粉刷牆壁的工具,這裡指新粉刷過的 牆壁。

【譯文】

彭更問道:“跟在身後的車幾十輛,跟隨的人幾百個,從這個諸侯國吃到那個諸侯國,不是太過分了嗎?”

孟子說:“如果不正當,就是一籃子飯也不能夠接受;如果正當,就是像舜那樣接受了堯的天下也不過分。——你說得過分 嗎?”

彭更說:“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覺得,讀書人不勞動而白吃飯,是不對的。”

《孟子義不接受身材PUA》 第1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