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節 天策上將 (第1/3頁)
晨風天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哈!先稱讚了一下作者自己,哈哈!
昨天的四小爆算是一個小激情,今天的兩個章節,更是昨日四小爆的一個點睛。(注:旁白:作者臉皮變厚了,有象古城牆相比的前途)
感謝大家!!!
————————————————————————————————
殺人並不一定要用刀!
殺的人也不一定是人,很可能是羊。
“教化蠻夷,代上蒼佈下恩澤!”李元興情不自禁為自己這套理論作了最後的結束語!
代上蒼佈下恩澤!
李二看著李元興,越看越喜,特別是最後這一句,代上蒼佈下恩澤。
這是多麼大的成就呀,李二不算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但試問那個皇帝在與天齊的功績上會不動心。
“武安君不如五郎!”李靖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魏黑子也介面說道:“古有秦時白起,只知殺戮。血流成河,屍骨如山。今有大唐秦王,撫琴彈笑間,百萬敵軍盡覆滅!”
李二長長的撥出一口氣,心中已經下了決心。
“來人,宣王尚書等幾位上殿!”
大殿之中並沒有整理,書稿依然擺的滿地都是,幾萬枚銅錢散落在地上。
以王及善為首的五位官員依次進入大殿。
他們這幾天是心中疑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在大殿外等候的時間極長,心中更有多了些焦慮。
此時進入大殿,看到這凌亂的情景倒是有些不知所措。
“朕第一道聖旨,高儉為戶部尚書!”李二一句話開口,戶部崔侍郎崔君肅的心就沉到了底,他已經在侍郎這個位置忍耐了好幾年,總算拿到戶部實權,可當這尚書之位卻與他無關了。
緊接著,連續六個人的調動的任命,戶部崔君肅的心更是落入冰窖之中。
他的親信全部被調走,調來的自然都是高儉的親信。可唯獨沒有動他,這個變化讓崔君肅不得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分析當前的形勢。
“朕第二道聖旨,崔敦禮為秦王府長史,為秦王開府一事的準備必須在兩個月內完成!”
崔君肅是清河崔氏一脈、崔敦禮卻是博陵崔氏一脈,雖然都姓崔,可卻並不是一家人。
崔敦禮心中的反應沒有崔君肅那麼巨大,他已經到了稽核調任,準備升職的當口上,唯一的意外竟然是秦王府長史。
如果說是一個普通王府的長史,那是一個養老的活。
可秦王府卻不是,這是一個極重要的職務。
李二的旨意顯然還沒有結束:“第三道聖旨,秦王封天策上將。敬德等,除藥師之外入天策上將府,魏徵為天策上將府長史,調任御史臺!李績為天策上將府司馬。其餘官員你們上表吧!”
兩個長史!
這個安排讓人有些意外,至少後面進來的五位他們是肯定搞不清楚的。
李元興的猜測是,打仗的時候魏黑子是自己的長史,不打仗就去幹御史。只是,這個天策上將的封號,難道自己真的要去打仗嗎?
“五郎!”李二開口問了一聲李元興。
“皇兄!”李元興雖然是小混混出身,可在關鍵時候絕對不會掉鏈子,咬牙撐著也不會讓李二失了面子。可他心裡卻是非常的沉重,這天策上將絕對不是叫著好聽的,這是真真正正的重擔。
李二衝著李元興點了點頭:“可願為兄而征戰!”
李元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明白自己躲不掉,除非永遠不再回大唐來。看著李二,李元興重重的點了點頭:“臣弟當為皇兄掃平一切大唐之敵!”
“好,好,好!”李二連說了三個好字,然後下了第四道聖旨:“第四道聖旨,從現在開始三個月內,大唐除禁軍之外所有的兵馬由天策上將府節制,各州府錢糧令至則通,任何處事不利者,重責!”
“尊旨!”李元興還沒有開口,李靖等人就已經接下話來。
秦王與天策上將似乎本就是一體的,至少在大唐是這樣的。李元興心中的衝擊巨大,但自己從一個出謀劃策者變成了一個主事者,肩膀上的擔子似乎重了許多。
李元興站在那裡有些發呆,一邊是這事情有些突然,另一邊卻是李元興知道自己要打仗,那麼就需要長時間留在大唐,時間機器的能量消耗或者是其他的問題,李元興需要去檢視一下。
大殿之上,李二在問禮部尚書有關天策府開府的事宜。
《大唐第一莊 第935章》 第七十一節 天策上將(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