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0部分 (第1/4頁)

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把耙頭朝下,讓鹽粒集中在一起。”

楊守成邊說邊做,灶戶們有手腳快,腦子靈活的在旁邊跟著學。

灶戶這麼多,誰敢保證賈璉每一個都收,但是如果提前會了,總有些優勢。

場地上原本差不多兩三畝地一個鹽工,其中除了兩個之前林如海實驗用的兩個老人,其餘的都是鹽瀆縣的捕快客串的。

灶戶們先前見眾人做還不覺得,等親自下場,才發現這看似簡單,做起來並不易。

低頭幹了一刻鐘,後背燙得像要燒起來似的,煎鹽好歹是在室內或者有個棚子。

人多力量大,一畝畝的鹽被推成鹽垛,二十個白花花的雪山似的鹽山,看得賈璉心喜。

他後世看到的都是文字,要不就是物理課老師講的如何將粗鹽變細鹽,做實驗就那麼點。

所以他是真不知道一畝鹽田能收多少鹽。

但是這小山坡似的堆了二十堆,總不會太少。

鹽場是備了五杆大秤的。

一杆秤一畝田,旁邊的灶戶也看得咋舌。

除了朝廷下來收鹽的時候,他們還沒見過這麼多的鹽呢。

一邊慶幸賈璉是個好官,眾人一邊好奇的上去圍觀。

差不多半人高的簍子,兩個將近七尺的漢子抬了,一揹簍一百八十八斤,一個鹽垛就抬了十二簍!

連賈璉都嚇了一大跳。

這裡的一斤可不是十兩,這裡的一斤是十六兩!

一百八十八一斤、取整十二簍,那就是兩千二百五十六斤,換成後世的就是三千六百多斤,一畝鹽田三千六百多斤??!

眾人呆滯,看看後面十五個一點沒動的鹽垛。

五畝田,最次的收了三千出頭的鹽,最多的收了三千八百多斤的鹽!

平均每畝鹽田大約收入三千五百斤,這裡有二十畝鹽田!

七萬斤!

賈璉有些不可置信。

他知道鹽田曬鹽可以生產很多,但萬萬沒想到竟然是這麼多。

早知道這個不是說曬一次就不曬了。

而且這次他們實驗,潮汐、天氣、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所以時間晚了些,據和林如海實驗的鹽工講。

如果天氣好的話,十天就可以出一批鹽。

而鹽所依賴的除了天氣,還有海水。

海水是無窮無盡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隱情

雖說曬鹽看日頭,但現在才不過九月中,按照淮省一帶的天氣,再收兩三波,還是沒有問題的。

開始期待靜海和海州的收穫,賈璉心裡樂開花。

這三個地方雖說並不相鄰,但是相隔也不遠,想來收穫也不會相差太多。

意料之中,差不多前後兩三天的功夫,靜海海州接連傳來可以收鹽的訊息。

不過並不是晚收的產量就大,兩個地方的鹽到底受了天氣等等多方面的影響,靜海最後收了六萬七千斤左右,海州收了六萬五千斤左右。

賈璉帶著訊息親自去找林如海。

三個地方從構建鹽田到收穫,一共不過一個來月,總產量就達到了二十萬斤左右。

如果是進行全國推廣呢?

鹽不比生鮮,它既方便儲存又方便運輸。

而且大海這麼遼闊,只要是沿海城市,都可以推廣開來。

就算是不靠海的,賈璉後世還聽說了死海、鹽井、鹽河這一說法。

利用水車的原理,將鹽水湖的水弄到岸上,然後也構建如同海邊這樣的鹽田。

雖說肯定比不得沿海方便,但是聊勝於無嘛。

林如海聽聞賈璉所說,當即就按捺不住親自去三個地方看了看。

倉庫裡堆滿了新收上來的鹽,甚至賈璉已經先讓政府出資,僱傭了一批老實又貧苦的灶戶開始將粗鹽處理成細鹽。

心頭巨震,林如海甚至都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和賈璉一心只想著快點回賈府享受偷懶不同,林如海想得更多。

鹽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原本就有成本低廉、便於流通儲藏的優點。所以一直以來都是被政府用來作為最有效的,控制經濟的,變相稅收的手段。

因鹽而富的地方,對於大宣甚至所有國家來說,都是戰略要地。

這也是為什麼大宣皇帝會對江南鹽道這麼在意的原因。

因為如果按照賈璉現在所提供的方法

《惑亂宮闈介紹》 第6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