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八章 營制 (第1/3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時為了能夠自己培養合格的軍官,林哲搞出了一個隨營學堂,原本他是打算從軍中直接挑選合格計程車兵進入隨營學堂裡學習,但是他實在高估了這個時代的識字率,五百多人裡竟然只挑出了區區十三人認得字,而且全都是認字不超過一百個的人。

這年頭的低識字率讓林哲連從軍中挑選幾個人當文書都不行,不得已,他只能是繼續挖自己家商行的牆角,直接從餘姚、寧波的幾個商行貨棧裡抽調了幾個管事,幫忙處理營內的文案事務。

而隨營學堂的學生,他被迫從整個餘姚縣範圍內招募具有良好文化基礎的學生,並給出了高昂的薪資,只要過來,那麼前期就是按照排長的標準發放每月十六兩銀子的月薪,經過前期軍事技能的培訓後,再從擇優就任連長、副連長等,那麼薪資就會增加到每月二十多兩銀子。

如此薪資對於這個時代而言已經算不低了,但是來應募的實際上並不算多,因為這來應募就是代表著從軍打仗,這個時代依舊是重文輕武,很多書生們寧願粗糧饅頭就水繼續苦讀,以求科舉,也不願意棄筆從戎。

以至於來應募的只有七八十人,其中又有年齡過大或者身體素質不行的,最後從中挑選了約了十來人。

這十來人雖然家庭出身不盡相同,但是具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一個有功名的都沒有,全都是苦讀多年連秀才都沒有考上的書生,年齡普遍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

這十幾人就是形成了這個隨營學堂最早的學生,對於他們,林哲保有相當大的期望,打算讓他們一邊學習軍事技術一邊實習,未來的連長就得從這些人裡挑選了。

當林哲訓練士兵、建立隨營學堂,進行著餘姚縣勇營的前期籌備工作時!

黃培志作為一個有責任心、有良心的貪官,充分發揚了拿錢辦事的原則,拿著林哲給的一千多兩銀子的辛苦費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終於是把林哲的官給跑下來了。

當穿上這帶著了四品道員身份的官袍照鏡子時,林哲感覺自己像極了香港電影裡那種一蹦一跳的殭屍。

不過身旁的下人們看著卻是都面露讚美之色,就連一旁的林夫人也是面露喜色道:‘我兒穿上官服就是俊氣!”

隨同官府一起送過來的還有由浙江巡撫下發的‘督辦餘姚縣勇營事宜’的任命文書,同時黃培志也獲得了‘會辦餘姚縣勇營事宜’的任命文書。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任命文書並不是朝廷由咸豐親自下發的聖旨文書,而是由浙江巡撫直接下發的,算是浙江省的內部任命,遠遠無法和曾國藩那種朝廷正式任命的團練大臣相提並論。

有了上頭許可的文書後,‘餘姚縣勇營’正式掛牌成立,而營總部則是設立在縣城東的校場內,早年這個校場已經荒廢了多時,半個月前黃培志就是把這個地方作為了縣勇營的駐紮、訓練所在地。

有了正式的官方名目後,林哲迅速組建了一系列的機構,畢竟縣勇營雖然人數少,但是作為一直獨立自主的軍隊,必須做好麻雀雖小但是也要五臟俱全。

在兩天後林哲向浙江巡撫遞上去的‘餘姚縣勇營籌辦章程’中,詳細解說了該營的組織結構。

“營部有督練處、營務處,糧餉局、軍械局、軍醫局,隨營學堂各一;

步隊六連,各設連長一員、副連長一員,連下設步隊八排,排長一員,正兵九人。全營總計督練官一員,營務官一員,總辦委員三員,連長六員、副連長六員,排長四十員,正兵四百三十二人。

另轄親衛一隊,設隊長一員,馬弁二十。

再轄炮隊一排,設排長一員,炮兵三十。

全營總額五百八十三人”

林哲最後呈報上去的這份餘姚縣勇編制裡的步兵部分乃是非常典型的英軍小步兵團編制,同時也和湘軍的編制非常相像,不同的是,後世正式編制裡的湘軍一個營轄四個哨,每哨轄有八隊,每隊十人。比起林哲仿效自英軍的小團編制少了兩個連\哨。

當然了,林哲的這個縣勇營也有著和其他純步兵團、湘軍營有著極大的差別,那就是營下面直接轄有騎兵和炮兵,儘管現在炮兵只有三門老舊的小炮,但好歹也是炮不是,騎兵雖然是作為親衛隊使用,但好歹也是可以用來衝殺的騎兵。

此外上述說的都是戰兵以及營部人員,戰時也得和其他時代的軍隊一樣,需要僱傭長夫或者由專門的後勤部隊來提供後勤支援,這樣的一個營戰時最少也需要僱傭兩百人以上的長夫承擔後勤運輸任務。

這樣一份詳細章程可

《清末梟雄txt精校版下載》 第八章 營制(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