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5章 被嚇傻了的多爾袞(第三更,拜求首 (第1/2頁)

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大明太兇猛正文卷第115章被嚇傻了的多爾袞一路南下追擊!

步追騎?

不可能!

所以,朱國強選擇了水路!

既然多爾袞是沿運河南下,那走水路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從大清河入運河,然後就可以一路南下。人馬坐在船上,非但可以節省體力,而且速度也快過陸上行軍,可以日夜兼程行軍。

運河的流水在默無聲響地奔流著,在夜色中流淌著的河水濃稠如墨。百艘漕船組成船隊,在黑暗中向南行駛著。凌厲夜風中,船隊裡發出“嗵、嗵、嗵”,的響聲,驚起河邊蘆葦蕩的水鳥,夜空中驚起的鳥鳴匯成一片……

突地,一道光柱從頭船掠過來,照亮了漆黑一團的河道。

那是頭船的探照燈,正是憑著探照燈,船隊才能在夜間快速航行,而不至於擔心撞到河岸。當燈光從船上掠過時,可清楚的看到,漕船的船舷邊豎著三尺高的厚木板,木板後方有士兵警惕的盯著河岸。

當朱國強從尾艙中走出來時,恰好看到頂艙計程車兵用探照燈檢視河岸,那個小巧的探照燈,並不是電燈,而是電石燈,電石燈的發光原理就是利用電石與水反應生成乙炔,點燃以後乙炔燃燒發光。

儘管電石燈用生鐵鑄成,不但重量大、價錢高,而且進水量不容易控制。但是它卻有亮度高的特點,在抗戰期間,日軍的炮樓大都是用電石探照燈照明。

不過,朱國強定製的這幾十支電石探照燈,都是隻能照亮百米小型燈,不過這也夠用了。

沿著船舷往船艉走去時,柴油機的轟鳴聲越來越清楚,那是船用柴油機發出的轟鳴聲,到了船艉,朱國強看到扶著掛槳機舵杆的船伕,便笑著問道。

“怎麼樣,累了嗎?”

“回世子爺,不累,不累,這可比過去撐船輕鬆多了!”

梁老大連連說道。

望著世子爺時,船伕的目光中盡是敬畏,這種敬畏是發自骨子裡的。

世子爺是火神!

身為船伕的梁老大,因為見多識廣的關係,對這樣的傳聞,自然是信都不信,可當世子爺搖起搖桿,啟動了這臺機器後,在船自己動起來後,他就再也不懷疑了。

除了神仙,他不知道還有什麼解釋。

感受到船老大眼中的敬畏,朱國強並沒有點破。其實就是一臺80馬力的掛槳機而已。

為了能夠追上多爾袞。他選擇了水路,船倒是不愁,畢竟濟南本身就是水陸碼頭,在大清河畔既有能出海的遮洋船,也有淺船,就是所謂漕船。山東本身也負擔漕糧,有運軍也有漕船。按定製漕船都是四百料淺船,不過船式早就遭到運軍破壞。運軍為了多運私貨,無不是加大船式,私增身長二丈,首尾闊二尺餘。原本只能運五六百石的漕船,現在都是千石大船。

雖說大船夾私貨虧了國家,可對這次南下運兵卻極為有利,只需要不到兩百艘漕船,非但裝下了八千將士和四千多民壯,甚至就連戰馬也一一裝上了船。

船夠用,唯一的問題,就是怎麼追上多爾袞,畢竟,救兵如救火。

要快,要速度!

造新船肯定是來不急了。

於是乎,柴油掛漿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它也就是柴油機和螺旋槳甚至船舵組合一體,外掛在船艉,螺旋槳伸入水中,旋轉推動船前進。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內河木帆船改裝時,就是直接用幾根鐵釘把掛漿機釘在船尾,帆船就成了機帆船。

除了容易安裝操作的掛漿機之外,朱國強還選擇了拖船隊,畢竟掛漿機的使用、操作都一定的技術要求,用掛漿機當拖船拖著船隊航行,雖說有一定的風險,可至少他能忙活過來——只需要來回巡視指導船伕操作幾臺掛漿機。

不過,這也犧牲了速度——時速不過五六公里上下,一天,也就……不到三百里!

日行三百里!

在十七世紀那絕對是逆天的速度!

朱國強就連自己都不知道,當他的船隊沿著運河浩浩蕩蕩的駛過濟寧時,剛剛剛從沿著會通河抵達與丞水河口處的多爾袞,甚至被他的這個速度嚇傻了眼!

“你說什麼,朱慈穎領兵南下,已經到濟寧!”

駭然的睜大眼睛,因為時值半夜,多爾袞甚至覺得自己是在做夢。

“範六,上次你說的他們是幾日出得兵?”

“回王爺,是十月十八,今個才……”

不等範六說完,多爾袞就罵道。

《這個大明太兇猛 第50章》 第115章 被嚇傻了的多爾袞(第三更,拜求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