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3. 第三章 傾國之覆 (第1/1頁)

非言非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重之淵二》最快更新 [aishu55.cc]

南夷國顯德十五年,也就是景朝弘慶二年,左思溟十歲。

平常人家十歲的少年,或許還在漫山遍野光著腳丫子亂跑,或許還在父母膝頭承歡,但是作為南夷國的太子,上頭有著一位奢華無度軟弱無能的父皇,十歲的左思溟已經開始學著處理政務。

當然,在他的父皇軟弱,朝臣們把持朝政大權的情況下,所謂的處理政務,其實就是在朝臣們擬好的聖旨上蓋璽而已。

至於為什麼要由太子來蓋璽,而不是由他的父皇來蓋璽,主要是由於他的父皇沉湎於溫柔鄉,根本就沒有時間來蓋璽。

“等孤長大以後,一定要讓他們知道厲害。”年幼的左思溟在目睹了臣強欺主朝政混亂權臣橫行以後,很快就明白了他的父皇沉湎於溫柔鄉,逃避現實的原因,他在心中暗暗發下了誓言,長大以後,一定要將權力收歸己手。

如果不出意外,年幼的太子或許會在與朝臣們的鬥爭中慢慢長大,成為另一個各種手腕運用自如的帝王。但是命運沒有給他長大成人的時間以及施展才華的機會,戰爭很快就讓他的人生有了一個大轉彎。

顯德十六年,南夷與景朝爆發了自多年前的那場雲城之戰後的另一場大戰。景朝的皇帝親率大軍,悍然揮師南下,意圖踏平南夷國土。

戰爭初始,南夷朝廷中充斥著種種不切實際的狂妄言論,武將們叫囂著要把景朝的皇帝永遠留在南夷的國土上,文臣們則幻想著戰勝以後,可以瓜分景朝哪些富饒的地方,根本就無視多年前他們就慘敗過,這些年他們也一直沒佔到過便宜這個事實。

然後隨著戰爭的推進,南夷軍一敗再敗,景軍迅速向國都奉城逼近,朝中除了慌亂爭吵互相指責之外,又有了新的言論,比如遷都之說。

在遷都之事上,左思溟第一次看到他的父皇顯示他的強硬,那時候他的父皇大概已經預料到了最後的結局,心中有了決斷,只是眾人都不知道,年幼的左思溟更是想不到,會是這樣的決斷。

顯德十七年(弘慶四年)春,朝中關於遷都的爭論還沒有定局,景軍放過了沿途的好幾個城池,大軍抵達奉城附近,開始了長達四個多月的圍城。

圍城初期,朝臣們慷慨激昂,願與國都共存亡。可惜,熱血沸騰慷慨激昂不能當飯吃,隨著圍城日久,城內的糧食告罄,人心漸漸浮動起來。

“陛下,為了黎民,為了百姓,臣等懇請陛下開城出降。”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臣等懇請陛下忍一時之辱,以圖日後。”

終有一日,這些南夷國的所謂忠臣們,開始在朝堂上進這樣的諫言。

臣逼君降,竟然還能說得如此大義凜然冠冕堂皇。左思溟聽了後氣得發抖,但是他的父皇卻沒有生氣,只是說:“朕會好好考慮。”

那一夜的月色很好,左思溟在很多年後還記得那一夜天邊圓月高懸,銀光傾瀉大地,地上所有的景物,都被如水月色照得無處可隱,此後的無數歲月,他在這樣的夜晚,總是會整夜整夜地失眠。

那一夜,等到他父皇寢宮的內侍哭喊著奔來喚起他,等到他連外袍都沒來得及披好,衝進父皇寢殿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

“朕無能,保不住祖宗家業,雖無顏去見列祖列宗,然傾國傾城之下,亦不惜一死以身殉國。景帝為顯仁德,必不會趕盡殺絕,溟兒就當為了我左家血脈,也須忍辱負重活下去。至於日後之說,當忘則忘吧。”

這是他的父皇留給他的最後絕筆。

在周圍的火燭照耀下,殿內的一切都清晰可見。入目之處都是血跡,地上,榻上,幔帳上,甚至連榻邊的高几上,都濺滿了暗紅色的斑斑血痕,鼻端則充斥著血腥味道。

左思溟捧著這份留給他的聖旨,勉強看完,雙膝一軟,跪在地上,無聲地哽咽起來。

“太子殿下,皇后娘

《九重之深什麼意思》 3. 第三章 傾國之覆(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