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6章 李恪歸京 (第1/2頁)

餘萬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承天對眾人解釋道:“雖然分為兩國,但我等並非造反起兵,無需刻意阻撓,再者言錯的不是百姓,百姓才是真正無辜之人。”

杜荷不在反對,精心坐下,例秦瓊和李孝恭二人,眼神中也出現一絲滿意。

“令,副元首李承乾為正使,外交部秦瓊為副使,處默你領千人護送,走一趟偽唐吧!”

“是。”

李承天到底在想什麼,沒人知道,為何會讓原先的太子以使者身份入唐,更讓人摸不著頭緒。

“懷英留下,有事要商。”眾人退去,唯有秦懷英未動,等待李承天的吩咐。

“元首!”

“何必多禮?”

“二哥,何時吩咐懷英?”

李承天滿意點頭,“貞觀元年,你隨我身邊,至今一十三年有餘,今日與你之言,切莫說於他人之耳!”

秦懷英點頭頭俯伏至地,抱拳相握,左手按住右手。頭先俯伏至手,然後拱手下至於地,頭也隨著俯伏於地。拱手至地時,手仍不鬆開。手的位置在膝蓋前,頭的位置又在手前。以稽首禮拜之,“殿下,請言,懷英當以命起誓,絕不會有第三人知曉!”

李承天上前將他扶起,既然稱自己是殿下,這就是在表明他從未有所改變。

“李承乾走後,諸事我都會交於李泰和王玉禾二人處理,你且派些中心之人,將我家府看管,嚴禁任何人靠近百尺!”

“可有人想刺殺於您?”

“無有!”

“那為何?”

“我信你!”

秦懷英點頭“懷英明白了。”

李承乾任新唐正使,秦瓊任副史,程處默領第三軍第二師做護衛,運送兩千萬斤糧食入新唐,訊息一傳開,天下皆驚,不知此為何意。

李佑放下江南道之事匆匆趕回長安,卻見到了一個令他感到十分意外的人,吳王,李恪。

“恪李恪怎會出現在長安?父皇不是下令,非聖旨不允出封地?”

李恪大步走到李佑面前,行禮道“太子殿下!”

“皇兄比往日更多了幾分瀟灑,佑見之十分欣喜。不知你回京,否則定當備酒宴以迎之。皇兄,可是父皇下令?”李佑嘴上說著欣喜,臉上卻未曾見到半分喜色。

李恪哈哈大笑“太子殿下可是想問,為兄何以出封地?”

李佑點頭“佑確實不解,還請皇兄賜教。”

“為何入封地,便為何出封地,否則,我又怎敢出現在太子的眼前呢?太子殿下,臣還要去面聖,不便與您多聊,還望見諒!”李恪諷刺多過尊敬,大笑著向深宮走去,身後侍衛從頭到尾都沒看過李佑一眼。

李佑轉向身旁親信,“吳王怎會回京?”

這親信姓崔名嚴,五姓家中有為之人,被分派入東宮為太子參謀。

“臣不知,但吳王殿下言下之意,只怕是聖上下令將其召回。”

“可是為李承乾以使入唐之事?”李佑眉頭一湊,“不對,李承乾入唐訊息傳出不過三日,而他李恪歸長安需半月!父皇到底在想什麼?”

崔嚴笑道:“殿下何必擔心,您高尊太子之位,朝臣近半都與您親近,就算吳王歸京,又能如何?還不是要乖乖地向您見禮一聲,太子殿下!”

“哼,說來也是,聽聞李愔惹得父皇大怒,這李恪歸京,只怕聖裁將至!”想到此處,李佑哈哈大笑,“大皇兄,華夏城之辱,我定當原封不動全部奉還!”

李恪入得宮中,由總管引路,從正殿一路行至李二書房“兒臣,見過父皇!”

“起來吧。”李二點頭,打量著眼前自己的第三子,許久未見,臉上多了些滄桑之感,聽聞他已有一子,名喚李仁。

“許久未見,不知父皇龍體安好,兒臣不孝,未曾盡孝,萬望父皇恕罪。”李恪起身後再拜,之前是君臣,如今是父子。

李二心中很是滿意,李佑就從未搞懂君臣和父子的區別。“朕心甚慰,吾兒有心了,快快請起。”

“謝父皇!”李恪從地上爬起,開口問道:“父皇急招兒臣回京,路上聽聞愔兒惹得父皇大怒,兒臣在此,替愔兒向父皇請罪!”李恪不知李二召他回京所謂何事,若是與李愔相關,那可就大大的不好。

“莫要在朕耳邊提起那個逆子!”李二怒哼一聲,李愔之事已然成為他心中一根毒刺,難以拔除。

“李愔縱有千般錯,卻依舊是兒臣胞弟,還請父皇饒他一條性命。”越是這樣,李恪越需要求情

《大唐科技股票最新訊息》 第136章 李恪歸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