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6章 夜半驚雷 (第1/3頁)

滄海無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一下子就徹底清醒了,激靈靈打了個冷戰,顧不上回帳篷拿外衣,就挨著帳篷喊大家起來。不一會兒,整個營地就沸騰了,反應快的開始收拾東西,反應慢的睡眼惺忪地從帳篷裡走出來,一臉茫然地不知所措。

忽然有人問,兩個嚮導呢?

我用強光手電四處掃射,就看見河岸邊有個小小的三角形的黑影子,原來兄弟倆把帳篷搭在河邊了。我趕緊跑過去喊他們起來,心裡著急得要命,因為懸在頭頂上的地質災害說不定下一秒就會發生!

然而叫醒他們兄弟倆之後,平措反應卻很平淡,說河水時漲時落很正常,我們是在杞人憂天。後來還是領隊見我們遲遲沒動靜,特意過來催,這才又費了一番口舌才讓他們不情不願地“挪窩”。

我們把營地搬到附近更高處的一處平實的山崗上,折騰了半宿大家都累得不得了,所以很快就睡著了。不知道過了多久,有一陣彷彿雷鳴般的聲音從下面山谷的方向傳來,轟隆隆地持續了很長時間。

第二天一早,我是被帳篷外的陽光給晃醒的。

雨後的清晨,太陽異常明媚耀眼,我伸著懶腰走出來,發現地面上蒸騰著如煙如霧的水汽,樹木像是被洗過了一般,青翠欲滴,不知名的小鳥在歡暢地鳴叫,忽然離開枝頭,撲稜稜地掠過頭頂。

空氣中傳來一種不同尋常的聲音,我朝著聲音的方向走過去,就看見嚮導兄弟倆正雙膝跪在山崖邊緣,正對著下面河谷的方向唸唸有詞。

原來昨天晚上我們撤離後不久,河道上游果然爆發了泥石流,聲勢浩大的洪水裹挾著泥沙滾石,沖毀了我們一開始宿營的營地。而後半夜我聽到的雷聲,其實就是山洪衝下來的聲音,回想當時那種巨大的轟鳴聲,恐怕在百里之外都能聽得見。

從我站的位置向下俯瞰,只見河岸附近已經是一片狼藉,要不是老師當時及早發現、大傢伙撤離及時,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早餐時大家對我們師徒三人的態度有了極大的變化,兩個藏族嚮導也把我們當做救命的恩人一般千恩萬謝,說我們是能先知先覺的活神仙。

老師就笑著說,這是科學的力量,只要學過地質方面的知識,平時多讀讀這方面的書,判斷這些自然現象的發生就沒有什麼神秘的。

平措就不住地點頭,說回去一定要送家裡的兩個娃去縣城裡認字、讀書。

這已經是我們進入墨脫無人區以來的第三個白天,我們一早出發,前往沿途的下一個中轉站——背崩。

這次墨脫徒步穿越的既定路線是:派鎮——松林口——多雄拉山口——拉格——汗密——背崩鄉——墨脫縣城。背崩鄉距離墨脫縣城三十五公里,當地有常年定居的門巴族人口,也有鄉政府的駐地,所以只要到了背崩,我們就算是徹底走出無人區了!

從汗密到背崩的距離是二十八公里,這一天的行程比較艱苦,先後要經過螞蟥區、老虎嘴、一線天、阿尼橋、大塌方區等危險地段。李白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我想那是因為這哥兒們沒有來過墨脫。真正到過墨脫的人們都說,通向墨脫的路如同在地獄中穿行,而一旦進入了墨脫腹地,彷彿就一下子到了天堂。

所謂的“老虎嘴”,其實是在萬丈懸崖峭壁上人工開鑿出的一條簡易棧道。長約八百餘米,不足一米寬,許多地方道路突然坍塌中斷,僅靠臨時搭在半空中的兩根樹幹勉強連線在一起。

一側是近乎垂直的崖壁,一側就是萬丈深淵,湍急的多雄曲在深淵底部一路向南奔流而去。在踏上棧道之前,大家臉上的表情都比較嚴峻,老a就開玩笑說,如果從這裡掉到下面去,說不定就能一路漂流去印度了。

老a說的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一路伴隨我們的多雄曲,不久之後將在背崩地區匯入雅魯藏布江。而雅魯藏布江最終又會在巴昔卡流入印度境內,在與印度阿薩姆邦的另外兩條河流合併後,更名為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一直擔心中國可能在雅魯藏布江上建設水利工程,還一度傳言中國要將雅魯藏布江引入黃河流域,以緩解中國北方的缺水狀況。因為這項工程一旦實施,就相當於中國在河流上游關上了“水龍頭”,到時候印度的大部分水源就將會被切斷。

領隊讓兩名女隊員和年長體弱的走在隊伍中間,他和嚮導去前面探路,其他人則負責殿後。道路異常崎嶇狹窄,壓根兒不容許兩個人並行透過,我就和師兄一前一後地夾著老師走,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頓珠這小夥子就跑過來,又要替老師拎裝備,老師這次和藹地回絕說,我的揹包其實並不重,

《古格王國都城遺址》 第46章 夜半驚雷(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