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百七十五章 實在想不出標題了(求月票) (第1/3頁)

林家龍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櫻桃饆饠很好吃,算是小象穿越前後加起來最喜歡的食物。

喜歡的原因,也不僅僅是因為它真的很好吃。

中午時分,裴雪青給他打點好了行裝,帶著三個側妃,站在門口依依不捨地送別他離開武德殿。

李象也有些不捨,但畢竟還是幽州更重要些。

儘量趕在娘子生孩子之前回來吧,總歸是要見證一番的。

這次去幽州,路上還帶了一個營的玄甲軍,這是李世民的意思,在路上負責保衛李象的安全。

這支部隊由段瓚親自帶領,也算是李象的老熟人了。

畢竟二人不止認識,李象還曾經救過他爹段志玄的命。

李世民帶著三個兒子,還有李明達一起,站在宮門前送別李象。

“記得給朕寫信!”李世民喊道。

“知道了阿翁!”李象同樣回覆。

這件事他的確是記在心裡了,要是不給老李寫信的話,八成一天之內容易收到十多封。

馬車很顛簸,李象坐在車裡,感覺自己都快被顛散架了。

等到了幽州,一定要研究一個不顛簸的馬車!李象惡狠狠地想道。

這一次去幽州,他還帶上了許敬宗。

還是昨天下午李世民給下的旨意,大概意思就是任命許敬宗為幽州長史,跟隨皇太孫一起去幽州。

你別說,許敬宗非但沒有煩心,反倒是一陣狂喜。

跟隨皇太孫一起去幽州?那不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嗎?

只要和皇太孫殿下套好關係,那還愁未來的官路不亨通嗎?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李象絲毫沒有召他見個面的意思,一直在路上晾了他好多天。

這一次,李象打算先去登州看一看,順便和馮清聊一聊接下來的規劃。

在路上的時候,李象還不忘記給李世民寫上幾封信,順便寫寫風土見聞,讓人傳遞迴長安給李世民。

一連走了十多天,李象終於到達了登州外圍。

與此同時,李象也終於召見了許敬宗。

許敬宗從剛開始的躊躇滿志,到中間的懷疑人生,再到前不久的心灰意冷,看起來多少沾點憔悴。

但在聽說李象終於召見他之後,許敬宗一個鯉魚打挺就從馬車裡彈了起來,一溜煙地跑到李象的車前。

“臣許敬宗求見殿下。”許敬宗恭恭敬敬地說道,絲毫沒有任何的矜持。

李象也覺得這人磨得差不多了,便說道:“進來吧。”

許敬宗登車後,李象一抬頭就看到了他略顯憔悴的面容。

“不想延族路上竟然困頓至此。”李象笑著開了一句玩笑。

延族,是許敬宗的字。

李象念著的時候就有一種既視感,仔細咂摸之後,我超,老許,你這不是彥祖嗎?

“慚愧,慚愧……”許敬宗陪著笑說道。

“讓你跟在孤的身邊,也是孤向聖人求的恩典。”李象垂眼看向許敬宗。

聽到李象的話語,許敬宗恍然大悟。

他說怎麼皇帝突然之間讓他去幽州做刺史,還讓他跟著太孫一起走,原來是太孫殿下的意思啊。

這件事……他還真不知道,畢竟李世民也沒和他說。

“原來如此,謝殿下拔擢之恩!”許敬宗一副恍然的樣子。

他倒也不是違心,畢竟他雖說是正四品上的黃門侍郎,可前面卻是有“檢校”二字。

所謂“檢校”,在唐朝前期,加“檢校”官職雖非正式拜授,但有權行使該事職,相當於“代理”官職。

到了中後期,才是虛職的意思,就比如李元芳的檢校千牛衛大將軍,就是虛職。

而幽州作為上等州,州長史雖說是正五品上,但問題在於這是實職,而且跟著李象混的話,必然是會撈到一些功勞的。

所以許敬宗說“拔擢”二字,倒也不是溜鬚拍馬。

“此番前往幽州,任務頗重。”李象伸手整理一番袖子,同時說道:“在到幽州之前,孤決意先去登州看一看,在登州的這段時間,延族還是要跟隨在登州大都督府的馮長史身邊稍稍學習一二。”

“是,殿下!”許敬宗有些激動地說道。

馮清的名號,他倒是也聽說過,不僅是從三品的大都督府長史,並且還是李象身邊的近臣。

更重要的是,馮清的女兒,正是李象的良娣。

有這層關係在,許敬宗也不敢輕視於馮

《大唐好徒弟改成什麼名字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實在想不出標題了(求月票)(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