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頁)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土匪倒是不足為慮,土匪機動力差,容易剿滅,而且隴南土匪被剿得差不多了,甘肅其他地區土匪不是那麼多,主要是馬匪。
其中河西走廊西部,靠近新疆一帶的地方馬匪特別多,青海的馬匪也不少。剿滅馬匪,也成為了穩定甘肅統治秩序與商業秩序的重要任務。
隨著一系列的調整、擴編,這一年6月底,隴南軍完成了作戰體系和防禦體系的建立。
行政體系經過一個多月的鋪設,在饒應祺的指導下也建立了起來,饒應祺的經驗極為豐富,使隴南軍在鋪設行政體系時少走了不少彎路。
這一年的夏收也如期而至,而隴南軍造反並未給甘肅農業生產帶去太多的破壞,整個甘肅的秩序維持得很不錯。
河西走廊的小麥成熟了,這裡是甘肅最大的產糧區,也是後來中國的商品糧基地,而此時的河西走廊,被開墾出來的土地,也僅不到三分之一。
此時的甘肅,素有銀張掖、金武威的說法,因為土地資源豐富,沒有人口上的壓力,以至於河西走廊的漢民日子過得很不錯,被餓死是不可能的。
蘇春水今年已經十四歲了,然而年僅十四歲的他,此時卻成為了隴南軍排長,夏收一到,便接到命令,帶領著士兵加入到了搶收夏糧的任務之中。
自加入了隴南軍,蘇春水憑藉其小學堂的文化,以及較強的可塑性,被選入了隴南講武堂學習。
然而本應學習三年才畢業,但是隨著隴南軍的擴軍,蘇春水年僅十四就被調到了02師擔任實習排長。說是實習,日後還要回講武堂繼續進修,但和真正排長沒什麼區別。
吃了一年多軍糧的蘇春水,已經不是當初瘦小的模樣,整個人開始變得壯實起來,精神面貌大為改觀。
他帶著一個排計程車兵,來到了張掖的地頭,幫助張掖漢民搶收小麥。來到地頭,蘇春水非常嚴格的執行著‘三大紀律’、‘八大注意’,幫助老百姓幹活的同時,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
各駐地的隴南軍、武警,都紛紛加入了幫助老百姓搶收夏糧的行列當中,在隴南軍的幫助下,這一年甘肅夏收順利完成。
老百姓對於新上臺的甘肅政府也有了新的認識,雖然說這群人造反了,但是隴南軍平時買賣公道,不踐踏莊稼,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待人和氣,還會在農忙時幫助老百姓生產,迅速贏得了甘肅漢民的稱讚和愛戴。
新組建的甘肅政府同樣也是如此,甘肅政府組建後,免除了各種雜稅,同時還針對自耕農、佃農降低了農業稅收,使老百姓在這年夏收過後,可以留下足夠的糧食自用。同時食鹽價格也降低了,解決了他們吃鹽的問題。
在改組甘肅政府的同時,隴南集團也改組成為甘肅集團。
甘肅集團設立了多個分部,財團要施行壟斷經營,人才是極為重要的,因此甘肅政府一上臺,立即發榜招募各類人才。
甘肅軍政府的榜文發出後,還真招募不到不少人。
甘肅文人也從隴南軍身上看到了很多東西,很多有先見之明的文人都意識到,這是一支很得人心的軍隊,也是一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
不過甘肅並不是一個出人才的大省,中國的人才主要是出自長江下游的江浙一帶,但是這些人才的投靠,也極大的解決了缺人的問題。
孫繹龍靠招募到的人,逐漸開始展開壟斷經營。
首先甘肅軍政府頒佈了煙、鹽、酒、糖專賣制度,專賣則交由甘肅集團負責,在專賣的同時確保一定的利潤。
同時在甘肅施行糧食配給制度,即將商品糧統一收購上來,然後交由甘肅集團進行銷售。
城市中的人口,則登記戶籍,發放糧票,對糧食資源進行管制。且不允許地主、富戶囤糧居奇,以確保甘肅不會餓死人。
顯然以甘肅的人口和土地資源來說,只要財富分配上不出問題,就不可能餓死人的。各州縣行政人員,也開始組織生產,一方面將那些沒有營生的人口安排去進行農業生產,或是甘肅集團僱做員工,一方面在農閒時組織勞動力修繕水力。
徭役是肯定需要的,只不過各地徭役要視時節而定,農忙時節不能進行徭役,只有農閒時節組織徭役。
而且徭役不是徵調民夫修建什麼城牆,而是讓各地民眾修建他們能用得著的道路、水利,民夫不需要長途跋涉,是一種比較溫和的徭役制度。
第041章 榆中工業區
祁連山,這是河西走廊邊上一條東南走向的山脈,這條山脈將河西走廊與
《民國戰鬥電視劇大全》 第2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