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9部分 (第1/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齊泰嘻嘻哈哈的打著圓場:“方兄這幾天是不是念書唸的太累了。其實我齊泰也不喜歡鑽營投機。但只是去見燕王而已。燕王又不主持科舉。他就算想給我們開後門,也未必有那個心力。而且假如我們考上了科舉的話,去哪裡做官還不都是一樣做自己的本分?先去見見燕王,並非是什麼壞事。”

只是黃子澄一直沒有怎麼說話,眼神時不時的在沈子成的身上游走。後邊楚方玉和蘇坦妹兩位女子,挽著胳膊,並肩走著。這一行人在早上的京都,看起來十分醒目。男的個個玉樹臨風,氣派十足,女的明豔動人,儀態萬方。不少人看到這一行男女,都忍不住暗讚一聲,果然是江南人傑地靈的好人物。

一行人說著閒話便到了燕王府。守在門口的家奴早就認識了沈子成等人,看到是沈大人來了,二話不說就陪著笑臉,笑呵呵的把沈子成等人迎到偏廳去用茶。這邊兒就忙不迭的跑去請燕王出來見客。楚方玉和蘇坦妹卻是老實不客氣的徑直去了內院,她們和燕王妃是多年的好朋友,燕王府都不知道來了多少次。輕車熟路,一點也不見外。

過不一會兒,朱棣便穿著一身紅色的錦繡長袍,踩著一雙黑色步雲履快步走了出來,老遠就笑道:“一大清早的風兒就把沈大人給吹來了。看來我燕王府的茶,沈大人是怎麼喝都喝不膩的啊?”

沈子成起身施禮道:“沈子成見過燕王。燕王府的茶自然是極香的。這裡有幾位朋友要給燕王引見一下。燕王,這三位都是江南名士。這位是潛溪先生的高足方孝孺。這位便是齊泰,還有這位,黃子澄。都是在江南赫赫有名的人物。”

三人齊聲說道:“在下齊泰、黃子澄、方孝孺見過燕王。”

沈子成的心中忽然有一種很怪異的感覺,這三個人在歷史上最終都是被燕王誅了九族的。而正是因為自己在大明朝的出現,把歷史拉得偏離了原本的軌道。不管將來的事怎麼樣。這三位至少是和燕王在今時今日已經有了相會。接下來的展,就要各自看他們的命運了。三個讀書種子,都是一等一的人才。要是能活下來,還是活著吧。中國,真正有骨氣的文人,越來越少了。

朱棣是何等聰明的人物,一聽沈子成的介紹,就明白了。這是沈子成有意把幾個飽學之士引見給自己。朱棣心頭也有些感激,不久,他就要去就藩了。可是這麼多年在京都,自己的班底少得可憐。就算把道衍大師算在內,也未必能組建一個小內閣出來。當然,想拉攏官員,以朱棣的地位和權勢並非什麼難事。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真正的人才,那是少得很啊。卻不知道這三位到底怎麼樣。

朱棣的臉上展開了笑容,笑呵呵的對幾人說道:“都快請坐吧。雖然在外邊我要擺個燕王的架子,但是熟悉本王的人都知道。我哪裡有那麼多架子。尤其是宋濂先生,那也是本王的老師。說起來,我和方兄還是同門師兄弟呢。”

沈子成暗暗好笑,朱棣還真是自來熟啊。不過他這麼一說,整個氣氛一下子就活絡開了。齊泰等人之前最多也就是和四品官員打過交道,哪裡見過燕王這麼高階的人物啊。一看朱棣並不擺架子。大家都放下了心,屁股也敢在板凳上放踏實了。

“這幾位來年都是要參加科舉的。”沈子成率先說道:“依我看來,這幾位參加科舉,那是三個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穩。說不準包攬三甲都不一定。呵呵,要是當真能夠包攬三甲。將來我回想起來,曾經和狀元榜眼探花郎一起座談,也是十分榮耀的事情啊。”

朱棣眼光一動,沒想到沈子成對這幾個人的評價這麼高,便多留了個心眼,率先問向齊泰:“齊先生。本王不日就要去北平就藩了。不知道齊泰先生對本王去北平,有什麼好建議嗎?”

齊泰不卑不亢的緩緩說道:“燕王要去北平,從大的方向來說,只要做好兩件事便可以了。第一,北平是北方門戶,抵禦蒙古人入侵的最前線。燕王去了北平之後,一定要把自己的部下打造成大明最強大的精兵。不但要能守住國門,最好是能夠主動出擊,不斷將蒙古人往北方貧寒之地驅趕。讓他們再也沒有進犯中原的能力。”

沈子成也是心中一動,齊泰的見識果然不錯。其實朱元璋先讓秦王、晉王和燕王就藩。這三個人分別在陝西、山西和河北。這三個地方的萬里長城沿線,是抵禦蒙古人的最前線。三個皇子就要肩負起保衛中原千千萬漢人的重擔。去了北平之後,什麼治理地方,什麼財稅收入統統都是扯淡。先拉起一支精兵,訓練自己的強將,打怕了蒙古人才是最重要的。

“哦,齊先生,那第二點呢?”朱棣顯然對齊泰

《大明奸臣》 第12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