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岳父懷疑 (第1/2頁)
冰淇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巳時初(上午九點)。 明德皇帝和文武百官的早朝已經結束,事後又派御前公公將宰相、大理寺卿、吏部尚書和兵部尚書等人,秘密傳喚至御書房商議要政。 面對幾名大臣疑惑不解的神情,明德皇帝神色犀利,振振有詞地說:“藩王之亂,該做個了結了。” 簡簡單單一句話,卻如雷貫耳。 幾位大臣面面相覷,兀自猜測著。 明德皇帝覬覦藩王之禍,早就不是一天兩天了,他之所以如此急切的想除去他們,還不是為了幫太子顧驍奠定基礎。 免得等顧驍上位,處處被人掣肘。 只是急功近利,未必是好事! 兵部尚書方誌騫聞聲色變,信誓旦旦提醒道:“陛下,各地藩王鎮守封地多年,手上多多少少都掌握了兵權,如若貿然削藩的話,恐怕會引起藩王譁變啊。” 宰相蘇軒深以為然,亦是一臉凝重分析道:“寧王生性灑脫,自去封地以後一直安安分分,至於手下有沒有兵,臣不敢胡亂猜測。不過可以斷定的是,趙王和漢王手下怕是兵力不少。” “正是因為朝廷削藩會使得兵戈四起,對我大慶虎視眈眈的匈奴和南楚,必會趁著我大慶內亂之際發兵南下,到時我大慶處於內憂外患的地步,百姓必將生靈塗炭啊!”吏部尚書沈金宏有理有據辯駁道。 “削藩之事,需當三思而行。”大理寺卿沐澤昌勸諫道。 其他幾名大臣,皆異口同聲附和。 明德皇帝故作高深擺擺手,說道:“朕何曾不知道削藩乃是下下策,不過朕現在有了一計兵不血刃的良策。” 幾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百思不得其解。 對付藩王除了削藩,還能做什麼? 明德皇帝說道:“朕欲推行推恩令。” “什麼是推恩令?”吏部尚書沈金宏與兵部尚書方誌騫竊竊私語,方誌騫亦是稀裡糊塗回答:“沒聽說過啊!” 當著眾臣的面,明德皇帝不疾不徐娓娓道來:“藩王是世襲罔替,推恩令是規定藩王,名下所有兒子都有繼承封地的權力,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爵位。” “正如湘王有三個兒子,在他安享晚年以後,他名下的三個兒子就會將建寧分成三份,到了孫輩就會按照人頭繼續獲封,以此類推。” 幾名大臣在朝廷為官十數年,一聽明德皇帝將此事分析出來的時候,他們立刻就意識到了推恩令的好處。 現在的大慶,嫡庶現象非常厲害。 通常來說,庶子是沒有任何資格觸碰父親的財產。如果明德皇帝的推恩令一經發布,遭受嫡子打壓的庶子,必會不留餘地來爭家產。 為了權利和封地,骨肉相殘就會成為正常現象。經此一事,他們兄弟之間必定產生嚴重的間隙隔閡,久而久之,自己也就鬧得分崩離析了。 藩王之亂,自然而然就不攻自破。 倒是這些繼承爵位的嫡長子,必定會抨擊推恩令的施行,而那些備受欺壓的庶子,則會感恩皇恩浩蕩。甚至不用明德皇帝多做什麼,他們自己就和藩王產生對峙狀態。 想到這裡,宰相蘇軒長舒口氣,笑呵呵的說:“陛下謀略長遠,臣等望塵莫及。” “陛下聖明。”其他官員紛紛賀喜。 “推恩令並非朕的功勞。”明德皇帝鄭重其事地說:“此計乃是太子,向朕獻的良策!” “什麼?”宰相蘇軒不由得傻眼了。 兵部尚書方誌騫等人更不敢置信。 誰不知道,太子顧驍喜歡鬥蛐蛐遛狗,不學無術也就罷了,還將太師氣得回了家,就這樣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紈絝,怎麼可能想出推恩令此等妙計? “朕和太子面對面談的話,眾卿可以打消餘慮了。”明德皇帝不怒自威,該袒護太子的時候,明德皇帝絕不會袖手旁觀。 “臣不是猜忌太子,而是太子近年來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人…”吏部尚書沈金宏欲言又止,沒敢再說下去。 明德皇帝心知肚明,侃侃而談:“太子之前的確多荒唐,不過現在確確實實已經痛改前非。” “陛下,臣提議不如將太子殿下召來御書房,讓臣等當面問一問太子,畢竟推行推恩令之後,還有一系列的麻煩需要處置,您看?”宰相蘇軒小心翼翼提議道。 明德皇帝雖不滿,但仍點頭答應。 畢竟明德皇帝是顧驍的親父皇,說的話多多少少有點偏心意味,不如顧驍自己當面說的更有說服力。 這是顧驍,收服人心的好機會! 明德皇帝眼神示意,御前公公心領神會,躬身退出御書房,帶著人快步前往東宮報信去了。 而待在御書房的大臣們,則被明德皇帝一一賜座,讓他們坐下喝喝茶,耐心等著太子顧驍當面來解釋一二。 此刻,太子顧驍仍待在司暮偏殿。 身為太子側妃的許嘉柔屢屢催促顧驍起身,奈何顧驍就是死皮賴臉的抱著她,說什麼也不肯起來,甚至不允許許嘉柔起來洗漱。 直到坤寧宮方面,派人來瞧情況。 依照規矩,太子的妃嬪每日每夜都得去坤寧宮請安,早晨之時,除了許嘉柔外,其他太子妃嬪皆給皇后趙語希請了安。 左等右等
《魂穿太子妃完結版》 第10章 岳父懷疑(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