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竹水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蜜粽

文案:

寧招上門婿,不做出嫁娘。

李子雨一心掛念著家中瘸腳的爹,體弱的娘。不願撒開這個小家,只願常伴親人左右。

沒料冒出個年輕力壯,有銀有人脈的曾經的山大王——杲遠安巴巴的送上門?

小劇場:

杲遠安:要什麼我給你買(荷包一拍,我有的是錢)

李子雨:不用了……

杲遠安:我的嫁妝你不收?╰(*‘*)╯

“遇見你之前,生活只是活著。遇見你之後,生活就是享受。”

【申明:小新人文筆渣玻璃心,不喜勿噴,謝謝配合QAQ,有緣再見~】

內容標籤:種田文 爽文 市井生活 小門小戶

主角:李子雨,杲遠安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媒婆上門

大梁國國曆二十三年,新皇十六登基稱帝,一掃先帝腐爛頹業,重建帝基,親賢臣而遠小人,重民生且親民情,開創一新的歷史篇章。史之謂“宣民盛世”。

本文故事則發生在遠離國都的南方的竹山縣下屬的白河村。

約摸傍晚時分,結束一天的勞作後,白河村的村民扛著鋤頭哼著悠悠的不成調兒的小曲兒,歸家而去。

依溪而建的草屋上,淡淡的炊煙慢慢升起 ,直觸天際,構成了美麗和諧的畫卷。

王媒婆一步作三步,轉悠著到了李家屋前的院子門口,拍門大喊:“李家嫂子在嗎?李家嫂子在嗎?”

正在屋裡縫補衣物的何氏聽著聲音,納悶的放下手中的活計,一邊回著在的呢,一邊出門去瞧。

開啟門發現是王媒婆,才想起上次拜託的事,何氏立馬把王媒婆迎了進來。

家裡窮,沒什麼招待人的東西。何氏從灶房的小水罐裡舀了一粗瓷的燒好晾著的涼開水,又洗了幾個野果,拿到了堂屋裡。

王媒婆也沒挑三揀四,李二家的境況她又不是曉不得。

吃了個甜果,喝了杯水,摸了一把嘴,她就拽著李氏的手訴苦:“何大妹子啊,不是我不幫你,你也知道這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巴掌大的地方,誰家的情況能不知道?唉,我是真的說破了天,人家也……”

後面的話,王媒婆不說,何氏也知道。

單論女兒家的能幹,如何配不上那錢四娃?左不過是嫌棄自家底子薄!

素來心氣兒高的何氏像是被人臊了一番,惱得整個人一陣戰慄。眼圈一下子就紅了起來。

一邊念著,何氏就一邊抹起了眼淚。也顧不得外人在旁,滿心滿眼的為自己的女兒叫屈。就因著父母的拖累,連門像樣的親事都說不了。

王媒婆眼見著何氏在旁徑直的哭了起來,先是有點尷尬且心虛自己的小算盤,後又是惋惜李大姑娘受了父母的拖累實在可惜了。

她也不再賣關子,緊接著跟何氏說道:“你也別傷心,說媒這種事講究個你情我願,也要求個緣分。這家不成那家成,又不是認定了他家。這家有好女百家求,我這兩天一走動,這不就有人動了心,託我來說合呢。”

聽著媒婆的道喜,何氏適才難受得緊揪著的心這才緩了緩,有了點子高興。

略帶矜持的摸了摸眼角,拭掉掛在眼角處的淚花,問道:“是哪家兒郎?若條件尚可,也是能考慮一下。”

王媒婆砸了咂嘴,先前還覺著有把握的事,看何氏這拿喬的態度又覺著有點玄乎了。卻無法,只好繼續說道:“還記得那杲家小子不?”

“說的可是遠山村那張寡婦家的?”這十里八鄉再沒第二個姓杲的了。

“可不?”

“那可記得,饑荒那年,他那後孃攆了他,他後來佔了山頭當了黑老大落草為寇了的那小子嘛。”何氏怎麼會不記得。也是那後孃做得出來,那年饑荒其實並不嚴重,這附近多少村子一個人都沒少。多大點的孩子,擠擠吃的又不是不行。顧著自己孩子的吃喝,硬是把一個孩子要丟了。這片兒的村裡就沒人不知道。

那杲家是遠方逃難而來,他娘死在了半路上,為了在村兒裡安家。他爹就跟張寡婦搭夥過起了日子。沒想到他爹一沒,張寡婦就將他趕出了家門。雖不是親生的,養身邊的狗兒養個幾年都是有感情的,何況是個人呢?

想著,何氏就一陣唏噓。

“正是呢!”王媒婆一看她有印象,大掌一拍,含笑接話,“如今國泰民安,他們哪裡能與官府再作對。前陣子官府不

《悠哉農村生活》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