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安祿山洛陽稱帝 (第1/1頁)
堯天舜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貴妃用哀求的方法阻止了李隆基率兵親征,李隆基收回了準備親征的詔令。 這時,擔任監軍的大太監邊令誠從潼關回來了。 他對李隆基奏報說: “封常清害怕叛軍像害怕老虎,丟了洛陽不知悔罪。 他還跑到高仙芝這邊,對高仙芝誇張吹噓叛軍厲害,惑亂動搖軍心,他說服高仙芝放棄陝州,移防到潼關,一下子後退了幾百裡。 封常清和高仙芝還剋扣軍糧和軍餉,私藏軍糧軍餉歸他們自己。” 李隆基聽了大怒,命令邊令誠帶上聖旨,火速返回潼關,在軍隊中宣讀聖旨,處斬封常清、高仙芝。 封常清、高仙芝確實不算是有軍事才能的好將領,但邊令誠的告狀也誇大其詞。 一開始是封常請打了敗仗,多次派使者奏報李隆基,說叛軍如何厲害,叛軍多麼猖獗可怕,根本抵擋不住,千萬不能小看。 李隆基已經懷疑他誇大叛軍戰力強悍,是為自己打敗仗找藉口,怕自己作戰不利被問罪,才虛誇奏報。 封常清敗逃到陝州見高仙芝時,他見到皇帝委派的監軍邊令誠不夠畢恭畢敬。 他更不懂得太監沒法貪色他特貪財,沒給邊令誠送禮送錢。 邊令誠因此暗恨封常清。 邊令城時常干預軍事訓練指揮,高仙芝不聽他的,他也氣恨。 他是皇帝派來監督高仙芝的,是個勢利小人,尤其得罪不得。 邊令誠悄然離開潼關,來長安向李隆基誣告了他倆,封常清、高仙芝的殺身之禍就從天而降。 邊令誠懷揣聖旨,領著幾個隨從,騎馬到達潼關,先讓封常清出潼關接詔旨。 邊令誠宣讀詔旨完畢,便令隨從把封常清一刀砍死。 殺了封常清,邊令誠率隨從進潼關去見高仙芝。 高仙芝見入朝彙報軍情的邊令誠回來了,急忙問: “朝廷裡有什麼指示?” 邊令誠說: “高將軍有皇上恩命。” 高仙芝一聽趕忙走到臺階下跪在地上,聽宣詔旨。 邊令誠朗聲念道: “討逆副帥高仙芝畏敵如虎,擅自丟棄陝州要地,動搖惑亂軍心。且私吞軍餉,剋扣軍糧,罪在不赦,著即處斬。” 高仙芝對邊令誠說: “我遇叛賊不戰即退,犯罪應當處死,我死而無怨。 但說我偷減軍糧,貪汙軍餉,我根本沒有做這樣的事。 上有蒼天,下有厚土,你怎麼敢向皇帝誣陷冤枉我!” 邊令誠把眼一瞪說:“你敢抗旨麼?” 高仙芝說: “我是應該死,不過死也死個明白! 被冤枉的事,必須說明。” 邊令誠說: “你既已願死,何必多說些沒用的。” 邊令誠即令隨從綁出高仙芝,把他斬首示眾。 潼關唐軍的將士,都為高仙芝喊冤,又因聖旨上寫的明明白白,不敢違抗,大都從此心寒失望,不再願意為朝廷裡的糊塗皇帝賣命打仗。 (勢利小人邊令誠,他自己不久投降了安祿山) 邊令誠命令將軍李承光,暫任潼關守軍首領。 過了幾天,李隆基任命前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為討逆兵馬副元帥。 哥舒翰領兵六萬,增援潼關原有的防守軍隊,並擔任潼關兵馬總指揮。 哥舒翰本來因為生了病,來長安養病治病。 邊關偏僻之地沒有名醫,首都長安名醫聚集,醫療條件最好,他才徵得李隆基許可,來長安治病。 李隆基想借他邊關名將威名,也利用他和安祿山有矛盾,不管他病情,讓他帶病領軍出征。 怕他病中一時難勝任,李隆基給他找幾個副手幫他,命田良邱為行軍司馬,蕭昕為軍中判官,蕃將火拔歸仁率部隨行。 哥舒翰病情還重,不能領導軍隊,臨時把軍中事務託付任良邱打理。 任良邱不敢做各種果斷決定,就往下分散權力責任,讓李承光管步兵,王思禮管騎兵。 李承光、王思禮都想壓制住對方,都企圖領導全軍,許可權混亂不清,下級將士們不知道該聽誰的。 加上自從哥舒翰到來,制定執行一套嚴厲軍法軍令,兵士們反對情緒很大。 哥舒翰原是邊關將領,突然空降到潼關這支新兵部隊裡,對部下將士沒有一點恩情。 潼關二十萬官軍,軍心渙散,沒有作戰能力。二十萬人,他們只是人數聽起來怪嚇人。 這時安祿山住在洛陽,定洛陽為首都,自稱“燕國皇帝”。 他組建燕國新朝廷,任命: 達奚珣為侍中。 張通儒為中節令。 高尚為左中節侍郎。 嚴莊為右中書侍郎。 他下令分兵四面出擊,攻打黃河南北各郡縣。 平陽太守顏真卿,在潼叛軍作戰中,已捕捉殺死安祿山部將段子光。 景城、河間、博平各郡縣,都殺死了安祿山封任的偽地方官,響應顏真卿。 常山太守顏杲卿和堂弟顏真卿互為倚托,彼此傳書信商議,打算兩軍聯合,牽制安祿山,避免他繼續西進威脅長安。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唐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簡介和背景》 第189章 安祿山洛陽稱帝(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