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6章 項城楊大嫂 (第1/1頁)

堯天舜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德宗李適正式任命李楚琳為鳳翔節度使、田希鑑為涇原節度使。 李適把他倆此前曾和朱泚結成一夥的罪惡,一概棄置不問。 他倆朝秦暮楚,趨利忘義,反覆無常,本不應封他們官。 但是朝廷勢弱,自身難保,李適柔弱無能,顧不上做事硬氣、講求是非原則了。 李適想:不用費力去討伐,他們能先反叛再歸順,這就很不錯了,哪還顧不上查究前罪? 李適封授李晟為司徒、中書令,封渾瑊為侍中。 駱元光、尚可孤、韓遊環、戴休顏,也都升了官。 李適下詔啟程回長安。從梁州出發,路過鳳翔,正巧遇上官軍拿住了朱泚將領李忠臣。 李忠臣空有個好名字,一點都不忠於朝廷。 官軍押著李忠臣到李適面前,李適說: “把他處斬正法。” 一會兒功夫,李忠臣被砍了頭。 李晟又派兵抓獲喬琳、蔣鎮、張光晟等朱泚手下將領。 李晟對李適奏報說: “張光晟雖是賊臣,但在滅叛賊時他為官軍出力不少。 這次又是他主動返回投降,應該免他一死。” 德宗李適不允許,下詔把他仨都斬殺。 張光晟投降免死的想法落了空。 李適在鳳翔稍作休整,直往長安而去,久違了舒服的皇宮生活,他已歸心似箭。 渾瑊、韓遊環、戴休顏,從咸陽城趕來迎接拜見李適,然後跟隨李適去長安。 李晟、駱元光,尚可孤領兵出城十里路,恭迎皇上聖駕。 參加迎接李適的,還有官軍步兵、騎兵十二萬人。 李適這有點像舉行威武莊嚴的閱兵入城儀式了。 此刻,李適心裡明白,今天他威嚴和自信,都是忠於他的李晟等忠臣給他創造的。 旌旗獵獵,排列幾十里路那麼長。軍容嚴整,隊伍整齊劃一。 李晟見到李適,先向李適祝賀說: “託皇上洪福,平定了叛賊。 臣收復京城太晚,請求皇上治罪。” 李適說: “你在危難中拯救國家,收復京城, 立下了曠世奇功,哪有什麼罪,愛卿快快請起。” 說著,李適緩步走下車輦,彎腰伸手扶起李晟。 李晟緩緩起身,兩人相互扶著,百感交集,哭作一團。 兩人哭了一會,收住感慨萬千的喜淚。 李適吩咐左右侍從扶李晟上馬。 皇帝先行,大家伴隨。 入城的入城,還宮的還宮。 第二天,李適設酒宴,犒賞救國功臣。 德宗李適以下,李晟坐在上座,當之無愧。 渾瑊次之,其它將領依次列座。 這頓盛宴,大家品嚐的不僅是美酒好菜,也是護國成功的萬千喜悅。 這時國內還有兩個叛賊未除。一個是李懷光,一個是李希烈。 李希烈佔據汴州,自稱大楚國皇帝。 他派兵侵略陳州,想順道搶掠佔領項城縣。 縣令這個官不大,也是朝廷命官。 項城縣令李侃,面對叛軍大敵壓境,不知道該怎麼辦,打算丟棄縣城逃命。 李侃的妻子楊氏說: “你是縣令,項城百姓的當家人,大眾的主心骨。 賊寇來了,你應當領兵堅守,守不住就應當以死報國。 為什麼光想著逃走保命?” 古代女子經常有姓沒名,這麼重男輕女很不公平。 我從史書上沒查到李侃妻子楊氏女的名字,我們就稱呼她楊大嫂吧。 李侃聽了妻子楊大嫂話,皺皺眉頭說: “一個小縣城兵馬少,存錢存糧又不多,怎麼守得住?” 楊大嫂說: “項城如果你連守都不守,這方土地就被賊寇佔有。 賊寇占城,項城倉庫存糧變成賊寇用糧。 庫存銅錢變成賊寇們的錢。 老百姓變成供養賊寇的賊民。 國家丟失這個縣,你這個縣令,不就是國家的罪人麼? 如今趕快放糧發錢,招募不怕死的勇士,大家齊心同守項城,或許有保全的希望。” 於是李侃召本縣守兵和百姓在項城官署衙門小廣場集會,叫做全民抗賊總動員。 李侃懦弱內向,負責主持大會,基本閉著嘴巴不發聲。 楊大嫂豁達開朗,負責發表激情演講。 楊大嫂站在講臺上,氣宇昂然地對大家說: “今天我項城縣兵民,在此隆重集會,誓師抵禦叛國反賊。 我丈夫李侃是一縣之主,但他是一隻飛來飛去的候鳥!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朝廷命官調來調去,這個傢伙任期滿了就調走了! 他和我們不一樣! 我和你們都是土生土長,祖祖輩輩、子子孫孫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我們的農田和房屋在這裡,我們祖宗的墳墓在這裡。 我們深沉地愛著這片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如今賊寇要來佔有這片土地,難道我們願意忍氣吞聲受盡屈辱地活下去,給賊寇當奴隸麼? 大家悽哀又憤怒地表示: “我們不同意做奴隸!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唐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簡介和背景》 第256章 項城楊大嫂(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