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稷下的學士最多的時候達到成百上千人,都是一群有治國才學但是隻能用嘴在那討論辯駁。

齊國遭受到最大的威脅是在齊泯王時期,泯王荒誕好用兵,到了窮兵黷武的地步,在打燕國的時候差點就把燕國滅了,燕國對齊國有深仇大恨,燕昭王築黃金臺招攬天下名士,勵精圖治要血齊國之辱。

公元前284年,燕王派求到的大將樂毅,聯合趙,秦,韓,魏,五國一起用兵,攻打齊國,齊國招架不住五國的進攻,很快齊國七十三城,被攻陷了七十城,臨淄失守,唯有即墨,莒和聊城沒有攻破,泯王的無道沒有人願意幫助他,來救援齊國的楚國,臨陣倒戈,與燕國合謀殺了泯王,瓜分了齊國。

泯王的兒子法章逃到了莒藏在莒太史敫的家裡,認識了太史的女兒,就是君王后,法章在莒地得到了群眾的支援登上王位,就是襄王。號召全國首輔失地。

燕國大將樂毅圍攻即墨五年沒有攻破,燕國內部的昭王去世,惠王即位,齊國利用這個機會對燕國發動反間計,樂毅被撤,劫騎為主將,即墨大夫田單,善於用兵,使即墨守軍有決死的信念,用火牛計,攻打燕軍,劫騎被殺,齊國收復失地。

與齊國同宗的孟嘗君被齊國封在薛地,在齊國被攻打的時候,沒有派兵援救,而位列戰國四公子中實在是不敢苟同。這一年孟嘗君去世,國內*,齊,魏合兵滅薛。

齊國的失敗並不能歸咎與齊王一人,這完全是由內部*造成的,一個國家把危險置之度外之後,那麼他離滅亡也就不遠了。所以在提高國民素質的時候,不僅要做表面工作,要切實際的讓每一個人有奮發向上的責任。懷念五四時期的熱血青年,一個民族需要這樣的青年。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七節 平定諸侯 獨留衛國

六國,韓,趙,魏,楚,燕,齊在公元前221年,被秦國全部吞噬,但是秦國卻留下了一個諸侯國沒有滅,那就是盤踞在野王的衛國。

衛國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封的封國,在周朝的五等爵中,衛國是公爵。要比其他的諸侯國要高出一等,像齊國,晉國等強國也只是侯爵,南面的楚國更只是子爵。

衛國的爵位很高,但是衛國的國力卻很薄弱,奔波於各個諸國國之間。到了戰國時代的衛國,國力就更不能與那些強國相比了,弱肉強食的年代,弱小總是會被強國吞噬的,衛國就作為魏國的附庸而存在。

天下的諸侯都已經開始稱王了,但是衛國為了自保,做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自貶爵位,趙魏韓三家代晉以後,衛國就開始附庸著三家諸侯了。

到了成侯遫的時候,衛國就自貶為侯爵。到了成侯的孫子衛嗣君即位的時候,又從侯爵降為君,“君”不在五等爵中,但是它的地位是跟伯爵差不多的,只不過名號變了,成為諸侯的附庸。

衛國選擇了魏國為自己的宗主國。嗣君的兒子懷君在朝見魏國的時候,被魏王囚禁殺死,立了嗣君的弟弟元君,元君是魏國的女婿,這樣對衛國就更好的控制。

公元前241年,衛國參與了楚,趙,魏,韓發起的合縱,由楚國的春申君黃歇統帥,向秦國發動進攻,但是秦國將函谷關的大門開啟,而諸侯們卻望而止步,天下就更加畏懼秦國了。

楚國被迫遷都壽春,衛元君也遷到了野王,衛國僅存野王一縣。秦國的軍隊沒有攻滅衛國,這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秦國的丞相是呂不韋,呂不韋掌握秦國政權,而他又是衛國人,自然是要對衛國網開一面。

似乎秦國與衛國達成了協議,衛國作為秦國的附庸,像秦國稱臣,秦國不費兵卒得到衛國,但是衛國享受到了可以祭祀祖先的特別條款。而衛君角也作為野王地區秦國政府的代理人,為秦國管理野王。

秦始皇在世的時候,沒有對衛國出兵,衛國保留原來的狀態,這也算是最早的“一國兩制”,衛國成為秦國的“特區”。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就廢除了條款,將衛君貶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成為西周分封諸侯國中,歷史最長的諸侯國。

第一節 平定六國小結

公元前221年,秦國用武力兼併了天下的諸侯國,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結合。秦王朝正式建立。秦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帝國,而秦王政,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朝的版圖也成為現在中國的雛形。秦朝的封建制度,影響中國長達兩千一百多年。

秦朝的大臣開始總結攻取六國的成果以及攻打六國的原因,講究個出師有名,秦國得到天

《秦風漢月油紙傘》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