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5章 乾隆糾結 (第1/1頁)

番茄第一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該死在乾隆朝……和珅他……” 乾隆心中很是震驚。 這句話隱藏著一層意思。 就是和珅自早就預料到認為自己一定會死的,但絕對不是如今,因為自己這個乾隆皇帝還在。 原來…… 從始至終和珅都懂得他這個做皇帝的心思。知道他就是待宰的羔羊。 乾隆雙眸低垂,黯淡極了。在對待和珅的問題上,他這個做皇帝的錯了。 嘆息一聲之後,乾隆把和珅的事暫且擱置一邊。 想起趙忠卿剛剛說的,讓和珅把產業先推廣到四川,給百姓創造就業,解決肚子問題的方案,乾隆不得不著重思考下。 貼身太監李公公在一旁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要知道。 現在整個京城是亂了套。 若不是及時徵調過來了大營的兵力進行維持秩序,指不定鬧成什麼樣呢。 剛剛城外的情況,自己還有些許隱瞞的說出。 真實情況是。 衡家紙坊連帶著鴿信公司,如今整整四千餘人,外帶著京城所有窮人,共計數十萬全都跪在京城的大大小小,各種街道巷口。 宮裡的人想出去那簡直比登天還難,根本就沒有落腳的地方。 為什麼窮人都會來? 因為那些窮人都沒有差事,都等著透過餓了嘛服務中心競爭上崗。 在窮人們看來,加入餓了嘛,找到一份差事,是他們這輩子唯一的翻身之法了。 “太上皇,您……最好還是去親自瞅瞅。” 李玉跟了 自己一輩子,一向溫順,從不多嘴。 如今能夠多出這樣一句話也實屬奇怪,但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情況,現在京城外的情形,遠比想象的要糟糕。 君是船,民是水。 自己也怕太一味孤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尤其是如今四川湖北等地,白蓮教起義鬧的愈發兇猛 ,京城作為京畿重地,是萬萬不能生出一點亂子的。 “李玉啊,這件事,真的是嘉慶皇帝做錯了嗎?” 乾隆知道,自己兒子是想要摟銀子鎮壓白蓮教起義,這才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隨便安了個罪名給和珅。 查抄報社,鴿廠等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銀子。 沒銀子寸步難行吶。 “太上皇,錯與不錯,天下的黎民百姓的表現可以反映出來,奴才知道太上皇難,大清難,可百姓們……更難。” 李玉照著趙忠卿交代給自己的話,悠悠道。 乾隆沉思片刻。 當即準備移駕京城城頭,他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 為什麼百姓們可以為了兩個區區的產業,就如此這般,都敢聚集到城牆下了。 …… 京城宣德門高聳挺拔,擋住了從遙遠的海平面衝過來的凜冬寒風,卻也擋不住城牆下跪著的百姓們,為報社與紙坊求情的那顆炙熱的心! 忙忙碌碌一輩子,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本以為一輩子都將在飢餓與窮困中度過,直到餓了嘛的出現! 餓了嘛的出現,讓他們看到了吃飽的希望,人活一輩子,如果能夠品嚐到肚滾圓,那也就死而無憾了。 逮捕和珅,他們不關心。 可查抄餓了嘛的背後產業,報社與鴿廠,那可是萬萬不能的。 悲泣的民眾吵雜的聲音,因為城樓上的那一道黃色金攆戛然而止。 黃色,象徵著皇權。 沒有人能夠預料到至高無上的皇帝能夠親臨。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齊刷刷高呼萬歲的聲音,激盪在北京城。 百姓們實在不知道,如今城牆上站著的是當朝太上皇,他們的乾隆皇帝,還是當朝嘉慶皇帝。 一個個抬起頭。 朝著城牆上看過去。 身著黃袍,佝僂著背的乾瘦老頭,脖系貂圍,身披狐裘的注視著臺下的他們。 那雙眸子,是那麼的無力…… 身體是那麼的蒼老…… 彷彿風中搖曳的燭火,隨時都有熄滅的可能…… 這就是太上皇了,八十六歲的太上皇。 蒼老的像是一百歲了。 不是傳言都說太上皇八十多歲,卻精神煥發的如同四五十歲之人的嘛。 周圍的寂靜,讓乾隆都感覺到了壓抑。 臺下密密麻麻嗎剛剛還嘰嘰喳喳吵吵嚷嚷的百姓,能夠在見到他 這位皇帝的一剎那,變得鴉雀無聲,足以說明,他這個皇帝在民眾心中的份量。 讓他們退散回家,只是一句話的事,情況遠沒有自己想的那樣糟糕嘛。 “咳咳~” 乾隆喉嚨發出劇烈的咳嗽。 緩了半天,加上李玉公公在身後不停撫順著其後背,這才稍有緩解。 “百姓們,都回去吧。”喜歡趙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趙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

《趙大人被押上刑場》 第95章 乾隆糾結(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