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睹貔貅壯,安知天子尊? (第1/2頁)
半葉知秋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振奮人心的訊息不斷傳來,卻不止傳進了楊府,還傳遍了整個朝歌城。
此次太師聞仲率大商最精銳的六十萬虎狼之師遠征鬼方,前後歷時五載有餘,終於將盤踞西北之地的鬼方部族聯軍打得灰飛煙滅。自此之後,大商西北邊境百年之內當再無侵擾之患。
如今大軍得勝班師,當今天子帝乙陛下免不得要大加犒賞。官爵財帛且不必說,帝乙還下詔給聞仲,要他從這六十萬大軍中精選五萬戰功尤其卓著的兵將,自己要在城西大校軍場親自檢閱。
能夠被選拔出來參加這一次大閱,無疑是作為軍人的一項無上殊榮。楊烈本是聞仲在軍中最為倚重的大將,作為他直屬親兵的“陷陣重騎”亦是六十萬大軍之中有數的精銳,因此都在入選之列。
也正因為要入選了這一次大閱,需要挑選精銳訓練御前禮儀,重新配置精良光彩的衣甲器械,所以楊烈雖然已經隨大軍返回,便駐紮在朝歌城外的軍營之中,卻接連幾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始終沒有回家的機會。
幸好帝乙另有旨意,命有司在校軍場的一旁搭建了許多蘆蓬,准許此次大戰中有功之臣的家屬一同觀看此次大閱,楊劫兄妹四人雖然年幼,但不知是受到什麼人的關照,竟然得到了幾個頗為靠前的上等席位。
大閱當日,楊劫兄妹四人一早便收拾停當出了府門,騎著赤莽牛一路出城來到校軍場外。此地早已被黃袞率領的御林軍重重圍了起來,每一個入場之人都要拿出朝廷頒發的符契竹牌。
楊劫吩咐隨從家將留在外面看守坐騎,自己牽了楊豔的小手,楊劭和楊勳在後面跟隨,四人一起走到入口處,將在前一天晚上剛剛領到手的四面竹牌送了上去。
即使面對是四個孩子,負責驗看竹牌的御林軍校尉也沒有絲毫輕忽,仔細將四面竹牌與登記的簿冊做了核對,確定來人身份並無半點差錯之後,冷峻的臉上才露出一絲笑容,不僅交還竹牌放兄妹四人進去,還熱心地指點他們要依照竹牌上的編號去尋找自己所在的蘆蓬和席位。
楊劫頗有禮節地向那校尉道謝後,帶著弟弟和妹妹進了校軍場,看到了那一片足以容納十來萬人各自掄拳使腿而彼此不會碰觸的超大場地。
場地的正北面搭建了一座高達九丈、廣有十餘畝的巨大木臺,那是屬於帝乙及文武百官的位置;東西兩面則搭建了兩列蘆蓬,蘆蓬內安設了坐席,則是獲得恩准來觀看大閱的觀眾們的位置;南面則空了出來,楊劫估計稍後那接受檢閱的五萬人馬該是由這個方向入場。
楊劫按照那校尉的提示找到了與手中竹牌上編碼相對應的蘆蓬。蘆蓬裡已經坐了一些人,與楊劫兄妹一樣都是此次出征將士的父母妻兒。這些人中楊劫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卻都上前一一見過了禮。
那些將士的夫人們都聽說過楊劫的名字和事蹟,此刻見到他舉止甚有法度,免不得先沒口子地誇讚一番。而後她們又轉回頭盯上自家孩兒,將之與楊劫做了一番比較,便不由得越看越不順眼,當即就是劈頭蓋臉地一通數落。
楊劫看那些或相識或不相識的少年們都是一面俯首帖耳地聽其母親訓教,一面卻偷偷向自己投來幽怨的目光,只得還了一個抱歉的苦笑,趕緊帶著弟弟和妹妹到自己的席位老實坐好。
漸漸地來的人越來也多,已經將東西兩側的蘆蓬坐滿,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驀然間,兩匹快馬從校場南面疾馳而入,繞著校場賓士一週,馬上的著御林軍衣甲的騎士一面策馬疾馳一面連聲高呼道:“陛下車駕將到,汝等即刻恭迎!”
兩人都中氣十足聲如洪鐘,一聲聲大喝如滾雷般在全場迴盪不休,霎時將所有喧鬧之聲盡都壓了下去。
兩側蘆蓬內的所有人盡都斂聲屏氣,一個個起身肅然恭立,即使垂髫兒童亦不例外。
楊劫兄妹也一起起身站好,他心中卻暗自慶幸這世界雖有講究君臣之禮,卻並不要人動輒下跪磕頭。即使在君主面前,除了一些特殊場合,做臣民的也是無須跪拜的。
片刻之後,前面是一隊衣甲鮮明的御林軍高舉旌旗儀仗開路,後面是許多宮女、內監和宮廷禁衛擁簇了一輛八匹雪白駿馬牽挽的輦車,在輦車的九龍華蓋之下,立著一位披掛黃金甲冑、外罩赭黃袍、腰懸玉柄金鞘長劍的老者。這老者鬚眉已經花白,但面色紅潤透光,雙目炯炯有神,巍然佇立與輦車之上,顧盼之間不怒自威,正是當今天下之主帝乙陛下。
雖然距離尚遠,但楊劫已經靈敏地感應到帝乙身上生出令人不由自主而生敬畏之意的淡淡壓力。他也知道這
《封神大劫的原因》 第五章 不睹貔貅壯,安知天子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