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0部分 (第1/4頁)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更深的理解,很多年以來,他一直真誠而理性地看待著我。”

但是在內心深處,安徒生對於1838年索倫?克爾愷郭爾的那篇殘忍的批評,卻一直沒有予以赦免。1855年,在這位哲學家去世之後,安徒生一直在用心良苦地去透過另一個人的嘴,來批判克爾愷郭爾,例如創作於1857年的小說《生存還是毀滅》中的埃絲特,儘管她“欽佩那些有天賦的人,但是對於穿越語言的漫漫征程而到達思想的聖殿卻感到越來越厭倦,對於她而言,這樣的路途太漫長,而她所發現的思想之苗卻還沒有發芽。”

無論是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還是索倫?克爾愷郭爾,兩個人的生命中都飽含著對童話故事的熱愛,他們同樣關注著童年以及童年生活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兩個人似乎並不像他們在對抗以及相互揭短、相互詆譭中所表現出的那樣老死不相往來。很多人都曾經指出,在1838年那些情緒低落的日子裡,克爾愷郭爾對安徒生的評價實際上要遠遠高於他的表現,這一點是英吉曼第一次指出來的。在他的第一本書結論部分,這位哲學家以令人費解、略帶修辭的方式承認,和從前作為一位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相比,作為一位讀者,他在這本書中,完全是一種不同的方式對安徒生進行著評論。用英吉曼的話說:

“也許他(克爾愷郭爾)對您的評價比他所承認的要高得多。我相信,儘管結論部分的語調有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壓制,但仍然暗示著一種友好的姿態。但是,在大聲對一個人責難的同時,又在耳邊小聲承認自己的讚揚和認同,一方面用公開的文字表達自己的反對,另一方面又在用無形的筆墨書寫自己的感謝和讚賞,這顯然是一種思想狹隘、有失公允的做法。我希望他能認識到這一點,並且改變對待你的方式,就像從前在你耳邊低語那樣真誠地大聲說出心裡話,讓那些無形的文字真正見得天日。他對你的讀者和他本人的讀者以及你和他自己所虧欠的,也不過就是這一點。”

在英吉曼寫給安徒生的這封充滿理智和寬慰的信中,他在字裡行間所要求的,不過是讓克爾愷郭爾糾正“他所失去的那一半觀察力”,比如說,如果進一步瞭解《寫給孩子們的童話故事》這本書的話,克爾愷郭爾也許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觀點,而克爾愷郭爾卻從來沒有這麼做。但是,要結束這個發生在幸運作家與黴運哲學家之間糾纏不休的故事,我們還需要看一看,針對如何給孩子們講述故事的技巧,克爾愷郭爾在1837年寫的一篇文章是怎樣構思的。當時,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已經出版了9卷。克爾愷郭爾撰寫這篇文學專著,部分原因是反駁他的導師保羅?馬丁?穆勒,並對他關於過度閱讀神話會有不良後果的觀點提出異議。事實上,克爾愷郭爾的這篇文學專論一直沒能最終完成。克爾愷郭爾認為,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的只是神話和優秀的童話故事,而不是“詩一樣的格言”。同時,他又提出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童年在人生當中是否具有獨立的意義?”他的答案是肯定的。其實也正因為如此,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童話世界才能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永遠的對手(3)

穆勒曾經警告說,不要給孩子灌輸一些虛幻的故事,這樣會讓他們在漫無邊際的童話世界中誤入歧途,與此相反,克爾愷郭爾則主張用童話和傳說去充實兒童的心靈。當然,蘇格拉底式的童話可以喚醒兒童求知和探索的慾望。“重要的是,以各種方式把詩和他們的生活聯絡起來,從而培養他們鍛鍊那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克爾愷郭爾寫道。他強調,沒有必要去刻意迴避童話故事,因為童話故事可以為兒童與生俱來的畏懼心理創造出一個空間,而這種畏懼心理則來源於兒童所固有的生動的想象力。克爾愷郭爾認為,童話具有心理上的淨化作用。在成長過程中的某一階段裡,孩子們需要透過童話中的刺激和緊張來表現和釋放這種內在的恐懼,這是任何一個兒童都無法迴避的人之常情。而克爾愷郭爾的處方很清楚:“神話和優秀的童話故事就是孩子們所需要的!”

正是憑藉這種童話故事具有治療作用的觀點,索倫?克爾愷郭爾預見到了純粹的現代兒童心理學學派,而許多年以後,布魯洛?貝特爾海姆等人則成為這種學派的代言人。這種學派的宗旨是,童話不僅有教育和培養作用,而它所包含的救贖性詞句還可以讓孩子們的情感得到釋放。克爾愷郭爾認為,我們現在送給孩子們的童話既不能老掉牙,但也不能過於甜蜜。故事的講述者不應該是一個和藹的老大叔,因為他們根本就無法去激發孩子們“

《安徒生傳作者簡介》 第4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