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鬥文裡的男主(十六) (第1/2頁)
昔我晚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男主他又在崩劇情(快穿)》最快更新 [aishu55.cc]
永寧侯府,書房這邊。
原本謝知非是沒想見林文照的,但沈父書信中提及的一件重要的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你說這個叫做棉花。”謝知非面上平靜淡然,實則心裡已翻起驚濤駭浪。
這東西有著怎樣利國利民的大用,他怎麼可能不知道。但是棉花的原產地壓根就不在中原腹地,哪怕在謝知非那個世界的歷史軌跡,棉花也是直到宋代才從阿拉伯天竺等國流入華夏。
面對永寧侯久居上位自帶的威嚴,林文照微微膽顫了一下,嚥了咽口水,略帶些拘謹和緊張地道,“回侯爺的話,是的。”
謝知非又認真問道,“這是你發現的?”
林文照有些臉紅,“並非是下官發現的,而是內子去年無意中在一窮鄉僻壤之地發現此種,說是異國商人培育的特有花卉白疊子,但內子堅持稱此花另有他用,可以摘下來製作棉衣,在冬日保暖。”
他還不至於人品低劣到冒領自家夫人的功勞。再說了,沈柔與永寧侯夫人是姐妹,關係不比他更親近些。在侯爺面前還是坦誠些為好。
謝知非嘴角微抽了抽,這就是女主光環的作用麼。既是感嘆也有一些高興,畢竟棉花早點出現,於朝廷軍隊與天下百姓,都是件大好事。
就這麼沉思的片刻,林文照心裡始終捏著把汗。沈柔最初同他說起時,他也是半信半疑,只開闢了一小塊田地嘗試種植。大半年後種出來的棉花的確如雪潔白,柔軟如雲朵。
但是否真的能如同沈柔說的那般能推廣開來,高產低廉又保暖,還有待商榷。
謝知非微微頷首,“我可以幫你將摺子遞到陛下面前。”
聽到這句話,林文照總算鬆了口氣,但他也不是初出茅廬的青年官員了,在官場混跡這些年來,人也諳熟了不少規則。林文照拱了拱手,鄭重道,“我與岳父大人商議過,希望將棉花一事交託於永寧侯。”
由於只種出了一些棉花,產量不高,種子數量也實在有限,令沈尚書和林文照未能意識到棉花利國利民的真正重大價值,但他們也知道此物不凡之處。
俗話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哪怕在官場上,被上峰搶功勞這樣的事也不少見。
有關棉花的摺子遞到皇帝面前,未必會得到多大重視。即便是真的重視了起來,皇帝也必然是派工部官員和自己的親信去種植推廣棉花,到時候恐怕都沒有林文照的位置。
與其讓別人佔了功勞,連點湯湯水水都不分給林文照,倒不如求助永寧侯。
一方面是天然的姻親關係,另一方面永寧侯府權勢煊赫,不至於貪墨林文照這份功勞。
謝知非微怔了怔,很快想明白了林文照的顧慮,他沉聲道,“你真的想好了,這份功勞說不定能為你換個爵位。”
公侯不大可能,但下面還有伯子男的爵位呢。
林文照眼中浮現一絲掙扎,但很快就堅定了下來,“僅下官一人之力,難以推行此事,必然前路艱難重重阻礙,歷時許久。若棉花真能推廣開來,天下百姓再不用受寒冷之苦了,下官也心滿意足了。”
雖然也向往平步青雲,官運亨通,但林文照還是有些這個時代士大夫憂國憂民的節操的。
*
謝知非不僅在皇帝面前一再強調棉花的重要價值,也沒有抹了林文照和沈柔的功勞。
皇帝深知謝侯的為人,若非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會這麼說的。高興之餘,皇帝又微皺了皺眉,“種子也太少了些吧。”
雖然林文照送來了採摘下來的棉花,但實在是太少,連一件棉衣都不夠做的,更別說棉鈴中的棉籽,也就是棉花種子數量了。可讓侯府繡娘將棉花紡成線,織成布做成其他手兜之類的物件,保暖性是顯而易見的。
謝知非對農業瞭解不多,但也知道棉花的種植是有很多講究的,季節生長環境氣候條件等等。
沈柔雖然自帶女主光環,隨隨便便就能碰到棉花,但對種植棉花看起來也是一知半解,沒有將僅有的棉花養死了就已經是女主光環努力作用了。
不過換個角度,這些就都不是問題。無論是皇帝還是永寧侯府,都不缺人手和田地,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大大方方,也不用藏著掖著怕人覬覦。
皇帝最後下定論道,“先在愛卿的莊子上和皇莊上試著種吧。”既要有給滿朝文武看的成果,也要有足夠推廣天下各地的種子。
林文照
《男主又崩了哪裡可以看》 宅鬥文裡的男主(十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