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泥菩薩過河 (第1/3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知過了多久,突然聽到梁一刀在耳邊叫道:“殿帥!到了到了,快點下馬!”從夢中驚醒,睜眼一看,到太尉府了,便雙手挫了幾把臉,清醒清醒,然後下了馬。您看,這幾天把哥累的,騎馬都能睡著?
於是,大搖大擺地進了太尉府,見梁太尉正皺著眉頭看一份文書,便問道:“太尉因何事煩惱?”
梁太尉將手中文書遞給我看,我大略一看,原來是參知政事王黼彈劾宇文虛中臨陣脫逃之事。
我問梁太尉:“太尉作何打算?”
梁太尉答道:“李帥,宇文虛中可並非貪生怕死之輩啊!”
宇文虛中這個人我是知道的,姓複姓宇文,雙名虛中,字叔通,成都華陽人,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進士,在宋徽宗執政的宣和年間任中書舍人。宋徽宗在王黼等一批奸臣的慫恿鼓動下,聽信了從遼地逃回的漢人馬植的建議,要與東北女真人建立宋金結盟,對遼國進行南北夾擊,以收復五代時期被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燕雲十六州,成就“不世之功”。在舉朝昏迷、君臣狂亂之際,宇文虛中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上書朝庭堅決反對宋金結盟鬧劇。
宇文虛中認為,宋國和遼國自檀淵結盟以來,保持了近百年和平,一旦背盟,與金夾攻遼國,那是失義之舉,天下厭之。另外,滅了遼國,鄰居就會換上更為強悍野蠻的金國,到時,他們垂涎中華富庶,難保不會趁勝南下,那麼“以百年怠惰之兵,抵擋新銳難抗之敵;以寡謀安逸之將,角逐血肉之林。臣恐中國之禍未有寧息之期也”。
但忠言逆耳。正在做著收復燕雲美夢的宋徽宗君臣哪裡聽得進?將宇文虛中“斥出朝堂”。宇文虛中不屈不撓,連著“建十一策,上二十議”。但都被宰相王黼壓下未曾上報。接下來的事,證明了宇文虛中的預見。平滅了遼國後,金太宗完顏晟分東西兩路大軍伐宋。其中的東路金軍行動神速,先破檀州,又陷薊州,很快就佔領宋國剛剛到手的燕京及所屬六州。西路軍也風捲大旗,煙塵滾滾,直取山西重鎮太原。
此時,宇文虛中正和大太監童貫在太原城內。童貫嚇得膽子縮成細胞幹,聲稱自己要向宋徽宗當面彙報軍情,不由分說,拉著宇文虛中逃離了現場。為此,連累宇文虛中背上了臨陣脫逃的罵名。
宋徽宗聽童貫彙報了前方軍情,嚇得呆若木雞,良久,想起宇文虛中先前的勸告,趕緊向宇文虛中問計,並埋怨說:“怪就怪王黼當初沒有聽你的話,鬧得事情不可收拾了,這該如何是好呢?”宇文虛中不打馬虎眼,直截了當地說:“惹出這一事端,您是第一責任人,只有先下罪己詔,然後革除政務中的弊端,方能收回人心。”宋徽宗羞慚萬分,只好讓宇文虛中代自己草擬罪己詔,釋出天下。
正因為我高大威猛的李大將軍知道歷史上宇文虛中的赤膽忠心,因此,我對梁太尉建議:“大宋誰都可能投降,唯獨宇文虛中不可能投降!所以,末將建議太尉,力保宇文虛中。”
梁太尉答道:“李帥就這麼篤定宇文虛中不降?”
我正色道:“末將可用身家性命擔保宇文虛中不降!”
梁太尉問道:“依據是什麼?”
我正色道:“依據只是他拱衛京城的所作所為!”
什麼作為?
宣和七年(1125年)八月,完顏宗望(斡離不)、完顏宗翰(粘罕)南攻。十月,燕山府淪陷;十二月,粘罕迫近太原。徽宗在保和殿詢問群臣應對之策,宇文虛中力勸宋徽宗下詔罪己,挽回人心。徽宗同意,令虛中和吳敏起草罪己詔,而虛中從懷中掏出了昨晚就已寫好的草稿,草稿上還有放出宮女、取消應奉司、西城所、六尚局、大晟府、內臣寄資等十餘事,徽宗都同意了 。
郭藥師叛,朝廷決定將軍務以滑州為界,以東屬何灌,負責守浚州(今河南浚縣)白馬津;以西屬宇文虛中,負責守河陽孟津及洛陽諸陵。虛中提議起用隱退長安的老將种師道,徽宗同意了,並任命虛中為資政殿大學士、軍前宣諭使,負責指揮熙河經略使姚古、秦鳳經略使种師道以及京西兩路兵馬防守京畿。虛中於十二月二十八日離京,往來河陽(今河南孟州)、澤州(今山西晉城)、隆德(今山西長治)之間佈置河東路、太行山的防線,令河陽守臣負責澤潞防務,洛陽守臣負責鄭州、汜水關防務;同時發檄文召姚、種率軍直赴京城,且不得遵稟童貫指揮。
虛中在汜水關遇見馬忠奉命帶兵前往太原團柏鎮。當時金人已擊敗何灌,騎兵來到開封城下,並在鄭州一帶劫掠,虛中擔心陝西到開封的道路
《梁山不鏽鋼冷卻塔單價》 第107章 泥菩薩過河(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