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4章 攻勢漸緩,暗潮洶湧 (第1/2頁)

木落寒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咸陽的風,帶著些微的寒意穿過宮牆,掠過那一片片古老的簷角,打落幾片枯黃的葉子。秦王宮內,氣氛與寒風一樣沉寂,幾位大臣已是三番兩次地上奏,然而秦王的神情依舊陰沉。一個新的、不同尋常的局面正在悄然形成,而這一切的根源,源自白起與張述之間的暗流湧動。

張述坐於書案前,燭光映照出他削瘦的臉龐,眉頭緊鎖。自邯鄲前線攻勢漸緩,秦王在其“鐵血戰略”中的不堅定,使得他心中生出了不安之感。白起的病情稍微迴轉,卻不見其急於出征,倒是那位權傾朝野的范雎,似乎正在朝中一手遮天,深得秦王寵信。他此刻心緒如翻騰的江水,波濤洶湧,卻也暗藏著深深的隱憂。

“白起在前線沒有進展,秦王卻命令加速進攻。這種死守策略,只能是得不償失。”張述低聲自語,語氣中透出幾分無奈。

自白起因病暫時離戰場後,戰局中的局勢便日漸複雜。秦國高層對於攻下邯鄲的急切渴望,與范雎手中的權力盤根錯節,白起雖心力已精疲力竭,卻始終未能得到真正的休養。而秦王的焦慮愈發嚴重,正是因為這種局勢的逼迫,使得他未能正確審時度勢。

“張述,秦王命你赴咸陽前宮,密商其事。”這突如其來的命令,將張述的思緒打斷。一個小太監恭敬地站在門外,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他微微一愣,暗自揣測其中的緣由。無論如何,這一趟必定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他起身走向宮門,心中思量著如何在秦王面前恰當提出自己的建議,甚至不惜挑戰范雎的權威。

咸陽的宮殿錯落有致,紅漆的大門在風中微微搖曳,低沉的鐘聲在巍峨的宮牆內迴盪。張述步入正殿,秦王正在御座上端坐,神色依舊陰沉。范雎自一旁微笑著望向他,那種淡定的神情讓人無法猜測他內心的真正想法。

“張述,白起病重之事,你可有進展?”秦王低沉的聲音劃破了沉寂,語氣中的壓力讓人無法忽視。

張述微微躬身,目光深邃:“陟險之地,豈能輕言撤兵?然而,既然形勢未能有顯著變化,若繼續進攻,恐會陷入持久之困。白起乃名將,然若病情未愈,非智者之所為也。況且敵軍雖強,但以我之兵力,若短期內無甚突破,恐生變故。”

他語氣沉穩,卻又透出一種不容忽視的警覺。雖然他心中深知,秦王急於取勝的心態難以輕易改變,但此次機會若錯失,恐會給日後的政權鬥爭帶來難以挽回的裂痕。

“你是想說,撤兵?”秦王目光銳利,似乎在張述的話語中捕捉到了某種威脅。

張述輕輕搖頭:“不敢言撤兵,然可先退一步,待局勢稍明,再圖進攻。若持續加壓,必然將兩國生死之局逼至極限,彼時之損失,豈止我大秦之將士?”

“嗯……”秦王沉思,目光掃向旁邊站立的范雎。

范雎輕笑,似乎完全不以為意,反而從容地說道:“張述之言有理,然此刻若退兵,豈非前功盡棄?敵人可趁虛而入,豈能容許如此大逆不道?再者,白起之病,能否痊癒尚難言,若他不再能擔綱重任,怎能捨此而不圖?”

張述低頭,心中冷笑。范雎此人,心計深沉,不僅善於利用秦王的急切心態,更將自己的意圖掩藏得極好。若按他之言,豈不正是想趁機削弱白起的影響力,為自己謀取更大的權力?

這場暗鬥,已遠非單純的軍事策略,而是權力的角逐,生死存亡都在一線之間。

“範公之言,固有其理,但倘若繼續硬拼,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張述緩緩回應,他並未急於反駁,而是藉機試探秦王的態度。

然而,秦王沉默許久,終是緩緩開口:“你言之有理,張述,明日早朝,我將傳令命令各軍暫時收縮兵力,待病癒之後再作決策。白起之功,天下皆知,不可因一時之病而輕視。”

言下之意,張述的提議,雖然被秦王採納,卻仍舊難以根本改變局勢,范雎依舊在朝堂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張述回到府中,夜已深,月光如水,灑在屋簷之下。他靜坐於書桌前,心中有諸多思緒難以平靜。張述深知,表面上這一局看似暫時的平穩,但暗流洶湧,若他不在其中發力,未來必定難以預料。

“秦國的危機,何止是這場戰役。”張述低語,手中握著一卷舊紙,紙上佈滿了早年的戰況與政治圖譜。

這一次,他不僅要破局,更要利用這一局勢,為自己爭取更多的話語權與影響力。范雎的威脅,白起的病情,秦王的不決,這一切,都只是他手中棋盤上的一顆顆棋子。若能借此機會,在秦國內部

《秦烈秦風是哪個小說的主角》 第174章 攻勢漸緩,暗潮洶湧(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