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命名的藝術 (第1/2頁)
關東小溪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燈塔本部,波浪翻滾的海拍打岸邊,將幾具泡爛的遺種屍體掀上防護設施外牆的角落,就像海邊曬的鹹魚在大風中掉到死角一般。
矗立在離岸高地的巨塔,直通天穹,整個西海岸的光明不來自太陽的投影,而是燈塔頂端的明燈,輻照人身上溫暖又和煦,但直視時卻又是暴烈,要將人燒穿。
燈塔所屬總認為首領“陽燈”的位階名字這盞能和太陽爭輝的燈有些關係,卻不知道這盞燈燃燒時,燒的是“陽燈”的命,燈火不滅,便恆久受到時光侵蝕的拷打。
這便是“陽燈”的職責,作為燈塔的燈芯,直到渾身黢黑,化作黑煙散去。
面對亞希伯恩關於“陽燈”位階的位階責任一問,老者如此答道。
亞希伯恩點點頭,繼續將頭埋進轟鳴的因素工坊當中。留下在一旁打瞌睡的陽燈。
不知是否因為害怕亞希伯恩再被暗算,多日以來,陽燈除了指點他幾句,就是躺在床鋪上喝酒睡覺。亞希伯恩總懷疑他這具生機淡薄的軀體是不是隻需要酒就能驅動。
唯一值得高興的是,陽燈的面部結構有一部分是機械和金屬一體制作的,所以沒有令人惱恨的呼嚕聲,加之工坊內部空間寬廣,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亞希伯恩一個人默默無聲地試驗著。
待到晚上吃飯的時候,亞希伯恩將食物吃完後,開了一瓶煤油烈酒放在了床邊。
聞著酒的味道,陽燈悠悠醒轉,先灌了兩口酒水,開始聽亞希伯恩講今天的試驗進度如何。
“我嘗試過將一份泥灰樣本直接置於因素爐中煅燒,三毫標準量的純淨因素流來回十二個迴圈,泥灰樣本週圍的純淨因素被黏附。控制為四毫標準量時,泥灰樣本週圍開始形成‘因素觀測’可以預見的狹小真空區域。”
亞希伯恩在自己和儀器可以完全掌控的範圍內以十微標準量為間隔進行量化。
而以上的方案來自於陽燈的想法,泥像能承載位階和夏域定義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能發揮作用的功德香火。位階的靈韻散去,泥像碎裂,但泥灰的結構卻不曾改變,沒有留下因素痕跡的原因是否是因為錯誤的鑰匙沒法插入奇形怪狀的鎖孔?
如此而來,泥灰沒有所謂物性,用純淨因素流來沖刷,不同量的純淨因素流可以造成的變化不同,哪一個濃度的影響越大,是排斥還是吸引,都需要一點點去嘗試。
畢竟塑泥像的匠人不知道宗廟當中功德浸染可以改變普通泥灰的物性,使之脫離鍊金術意義中原質的常規限制。但尋常用處上和普通泥土灰塵全無差距,古來歷代因素鍊金術士都不曾接觸過這樣一種神奇的材料。
誰有幾個腦袋去大秦宗廟取走供在香火當中歷代皇帝像當中最威武的一尊,又浪費地將其破碎成泥灰呢?這樣的寶物放在身邊就是有天打雷劈的禍事,天塌下來的災難都有泥像替著。
日日香火不虛之處,數十皇帝像鎮著,加之功業偉巨者亦可塑像入宗廟,其中不乏刻印高深者。所以大秦的宗廟又被稱為鬼神不親之處。
想到這些,陽燈古怪地瞧了亞希伯恩一眼,不知道該說他是幸運還是厄運了。沒有這尊泥像,他怎麼樣都得死在各種意外上了,這是厄運。幸運則在有人以各種奇怪的方式將這樣一件寶物送到他手上,助亞希伯恩化險為夷。
類似這樣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無效話題,陽燈隨即便拋到腦後,“命運”刻印罕見,研究命運無解又難懂的課題,他一個局外人無須多做揣測,只能說,看不透,看不懂,然後做出“亞希伯恩是個不錯的人”這樣粗魯又粗糙的判斷。
亞希伯恩又講了一些試驗當中的發現和猜測,陽燈一一解答和回應以後,兩人得出了共識性的結論。
灰泥可以作為衡量純淨因素的標準,往常就算能製作出純淨因素,其便不可避免地滑落向物性的極端方向,無論是點金術,賢者石之類的猜想都會因為駁雜無序而四分五裂。
如同一滴水落入沸騰的油鍋,水滴瞬間崩散,滾油四濺。純淨因素向來與它的“同類”水火不容,征服或是臣服。最直觀的應用便是能在重水當中點燃發亮的照明彈一例,原理很簡單,封存在透亮的藍水晶當中的純淨因素和重水兩者對撞烈度極高,產生的光熱是重水都無法吸收和阻擋的,至於讓“因素”刻印者著迷的性質,卻在諸如此類的發明中完全沒有體現。
“你打算把這些灰泥命名為什麼?”陽燈詢問。
亞希伯恩突然想起上一個讓自己替物品命名的人,“命名這件事情有那麼重要嗎?”
《神之遺蹟手機版下載》 第二百三十九章 命名的藝術(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