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頁)
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喲竽瓿醵��跡�子衙遣趴�薊ハ喟菽輳�遄永鐫蚪�寫蚋杌疃��
五、佤族竹竿舞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是他們最喜愛的舞蹈之一。過去,村子裡的老人死後,大家為了紀念他才跳這種舞蹈,現在它已成為一種大眾娛樂性的舞蹈。
佤族人跳竹竿舞時,多選擇在曬穀場或山坡上的一塊平地進行。在平地上平行放兩根竹竿,相距6米左右,竿上橫放著很多根竹竿。打竹竿的4人一排,分別站在兩端,相對跪坐,每人雙手各持一根竹的頂端。然後,持竿者手中的竹竿開始分合擊拍,與地面的兩根竹竿相互叩打,竹竿一開一合、一上一下,有節奏地發出碰擊聲。
跳舞者隨著竹竿有規律、有節奏地一開一合,用單腳或雙腳在竹竿之間靈巧地跳動。當一對竹竿分開時,他們在竹竿的空隙中左挎右跳、轉身騰挪,時而雙腿跳,時而單腿跳,時而側身跳,時而騰躍跳。有的跳舞者還模仿螞蟻、斑鳩、豹子、畫眉等動物的形態,做出很多活潑歡快的動作。有的跳舞者不熟練,常常會被竹竿夾住腳,這時持竿者就會用竹竿抬起被夾到的人往外倒,故意捉弄並取笑他。
六、佤族拉木鼓節
歡度木鼓節的場景
佤歷“格瑞月”(公曆12月)是佤族舉行集體性拉木鼓的時節。在節日的前一天,村寨的頭人和魔巴(祭司)會帶著村裡的一些人在晚上趕到事先選好的紅毛樹下。這些人要集體舉行一個小的祭祀儀式,然後魔巴揮斧在樹上砍幾下,其他人再連夜把樹砍倒,撿幾塊石頭放在樹樁上,意思是給樹鬼的買樹錢。人們再把樹按照所需木鼓的尺寸截斷,並鑿出鼓耳,繫上藤條。
在佤族習俗中,木鼓是至高無上的通天神器,也是村寨裡所有人賴以生存的保護神,佤族人非常敬畏它。佤族曾經盛行獵動物頭祭木鼓的習俗,他們獵取到虎、豹、野牛等大型動物後,要首先祭木鼓,祈求木鼓保佑山寨平安、避災祛難、禽畜興旺、穀物豐收。在拉木鼓節這天清晨,全村寨的男女老少很早就穿上民族盛裝,不約而同地上山去拉木鼓。拉木鼓時,魔巴右手舉樹枝,領唱古老的“拉木鼓”歌,指揮眾人協調動作,把木鼓拉回村寨。拉木鼓的人一邊拉,一邊歌舞,其他人則在木鼓經過的地面撒撥水酒,併為他們吶喊助威或送酒送飯。拉木鼓的這一天,男女要共同參加,同拉互擠在一起,據說這還是一個談戀愛的好時機。人們一邊拉,一邊用歌舞逗趣,一直鬧到寨門外。
木鼓的毛坯被拉到寨門後,要先在外面停放兩三天,然後魔巴殺雞祭祀,再把它拉到木鼓房邊的場地上,讓木匠師傅精細製作。木鼓做好後,魔巴要先試敲,若感覺滿意了,人們才把它抬到木鼓房。大家合著激昂的鼓點,跳起粗獷的木鼓舞,集體狂歡。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六章 普米族文化(1)
普米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雲南西北高原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犛牛山麓,與漢、白、納西、藏等民族交錯雜居。過去,普米族有“西番”、“巴苴”、“普英米”、“培米”等稱呼,後統稱為普米族。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現在,普米族地區大都通用漢文。普米族崇拜祖先和自然,信仰多神,節日有大過年、大十五、嘗新節等。
一、山嶽生態文化
普米族是古代羌人的後裔,其祖先最早居住在長江源頭的青海玉樹地區,曾創造出輝煌的遊牧文化。隨著人口的增加,普米族的祖先遷徙到四川甘孜、阿壩和涼山一帶,後來又遷徙到金沙江的寧蒗、永勝和麗江。宋末元初時,甘孜中部、涼山南部以及滇西北的部分普米族人陸續向南遷徙,並最終定居於蘭坪境內。
這時,蘭坪境內的白銀冶煉和礦石開採業十分發達,蘭坪已是滇西北的經濟樞紐。大規模的礦業開發,就需要大量的運輸馬匹。普米族主要從事農耕和畜牧業生產,他們在畜牧交易過程中,不但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還認識到如何珍惜和利用草原及其他生物資源,而這一切就是普米族“山嶽生態文化”(人與自然間長期和諧共處)形成的基本原因。普米族生活的地區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多樣的生物群落,不但為他們提供高效農業和畜牧業的生產條件,還為他們帶來創造經濟收入的資源。比如這裡有價格昂貴的茯苓、蟲草、貝母、天麻等藥用植物,還有珍貴的羊肚菌、松茸、木耳、香茹等菌類,這些都強化了他們“山嶽生態文化”的意識。
普米族“山嶽生態文化”的形成不單有經濟方面的原因,還受到
《滇怎麼讀》 第2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