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1部分 (第1/4頁)

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眾大臣無異議,皇上又下旨,要把北王移交大理寺,由大理寺審理北王謀反一事。

眾大臣聽到這話,倒抽了一口氣,同樣無一人開口為北王說話……

還說那句話,北王大勢已去,他們就是站出來為北王說話,除了惹禍上身外,一點用處也沒有。

一連兩道旨意皆無順利豐達,無人質疑,皇上頓時容光煥發。

看著底下俯首帖耳的大臣們,皇上意氣風發,亢奮得不行,又發出數道命令,把先前想辦卻沒有辦成的事,全都辦了……

皇上鋒芒正盛,眾大臣自是聰明的避其鋒芒,且除去與北王相關的兩道聖旨外,其餘皆是小命令,他們願意辦就聽著,不願意辦就拖著,等著皇上從這一撥亢奮中冷靜下來,他們再跟皇上談就行了。

在一眾大臣的退讓下,今天的早朝成了皇上一個人的專場,偌大的官殿幾乎只有皇上一個人在說話,一眾大臣只有附和的份……

皇上極享受這一刻,他許多年都不曾這麼意氣風發過,許多年都不曾這麼張狂高調過。

此刻,他才覺得自己是掌握眾生命脈的帝王,生殺予奪全在他一念間……

皇上一亢奮,就出事了。

一連下達數十個命令,沒有被大臣們駁回來,皇上一激動,便道:“朕記得,榮蘭已連續五年沒有加歲貢,傳朕旨意,榮蘭明年歲貢加兩成。”

“陛下,不可!”皇上一連下了數十道命令,其中還有不少涉及官員調整,都沒有大臣出來反對,但這一刻,眾大臣卻齊齊出聲反對。

“陛下,榮蘭連續三年旱災,本就顆粒無收,再加歲貢,怕是要反了。”

榮蘭是東林的附屬國,國小但富饒,盛產糧食,被臨近的北林、西鳳、南涼覬覦,為了保住自己的國家,榮蘭對相對好說話的東林稱臣,每年繳上大筆的糧食做歲貢,以求東林庇護。

數十年來,榮蘭皆按時按量上繳歲貢,哪怕遇到災年,哪怕榮蘭百姓餓死,哪怕東林隔個兩三年,就尋理由加歲貢,榮蘭也不敢少了東林的歲貢,年年按時上繳,就怕東林一個不高興,不再庇護榮蘭。

有了榮蘭這個糧倉,東林這十幾年越發的強大,隱隱有四國之首的趨勢。

近幾年來,東林索求越來越多,憑榮蘭的國力只能勉勵承擔,一旦遇到災年,榮蘭上下皆要餓肚子。

好巧不巧,這三年,榮蘭連續遇災,幾乎沒有收成,百姓餓死無數,榮蘭的國王連續三年,不間斷地給皇上寫摺子,希望皇上看在榮蘭遇到大災年的份上,能讓榮蘭緩一緩歲貢,待來年收成好再補上……

沒有意外,皇上沒有同意,眾大臣勸說無效也不管了,反正這三年榮蘭也按時上繳了歲貢,至於榮蘭百姓的死活?

那與他們何干?

但是,不勸阻皇上暫緩榮蘭歲貢,並不表示他們能同意,皇上在這個時候,給榮蘭加歲貢。

榮蘭這幾年本就對他們不滿,只是國小不敢吱聲,再加上其他三國更狠,只能忍受東林的壓榨,但這並不表示,榮蘭毫無反抗之力。

兔子急了還咬人,皇上在榮蘭遭遇大災年的時候,不給予榮蘭幫且還加歲貢,這不是逼榮蘭反嗎?

皇上剛收回應家的兵權,北域的兵權還在交接,皇上看似集權,實則他手中的權利根本沒有穩定下來,榮蘭這個時候要對他們出兵,東林肯定大亂……

第259章 落子,北王不好惹

東林大亂,身為東林的臣子,他們能有什麼好處?

且皇上此舉實在是太過了,他們雖不是榮蘭人,但也要說兩句……

一眾大臣皆跪下,勸說皇上收回成命,甚至有大臣趁機提議,讓皇上暫緩榮蘭今年的歲貢。

這兩年,榮蘭為了上繳歲貢,每年都有頭有大量百姓餓死。

一個盛產糧食的國家,百姓卻餓死,你說這事可笑不可笑?

但這麼可笑的事,就發生在他們身邊,就是他們一身造成的。

當然,他們雖然不忍,卻不會對榮蘭心軟。

弱國無外交,小國無國威。

小小榮蘭能得他們東林庇護,沒有被四國吞併,國民沒有成為奴隸已是萬幸,他們還想怎麼樣?

如果是平時,皇上要給榮蘭加歲貢,他們意思意思的勸說一二,能勸動皇上最好,勸不動也就無所謂,反正頭痛的是榮蘭,又不是他們……

小小榮蘭,要是敢反,他們正好藉機踏平榮蘭,把榮蘭納入東林的版圖,但是什

《盛世天驕謝玄死沒死》 第10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