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 (第1/3頁)
東車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風起洛陽東,香過洛陽西。 ------唐.曹鄴《四望樓》
話說郭父一番說話,聽的陳龍啞口無言,心說這大叔把陳群和郭嘉來了個捆綁銷售,買一贈一;這說服陳寔老族長的任務,成了自己必須逾越的障礙物。陳群還欲再說,陳龍拉了一下他衣袖,拱手對郭父道:“世叔的心情,在下理解。奉孝不但是長文的弟弟,也是我的弟弟,我明日就去面見老族長,向他當面請示便了。”
臨別,郭嘉非要留下週不疑在家過夜,讓元直給他畫各地軍事地圖。陳龍想想答應了,只告訴周不疑明日中午到客棧聚齊。回到客棧,陳群告辭,陳龍和他相約,明日一早到陳家拜訪老族長,陳群滿口答應,自回陳家安排不提。
陳龍回到客房,推開後窗,穎水上的微風徐徐吹入窗欞,令人神清氣爽。陳龍遙望著對岸郭氏家族的大宅院,想著明天說服陳寔的對策。對郭嘉的招募,已經有了一些進展,目前結果還是令人欣慰,希望周不疑能把握時機,和奉孝這個天下數一數二的謀士結為好友。想著爭霸天下時,身邊有兩位神童相伴,陳龍微微有些得意起來。
光腦中,細細將陳寔的材料羅列出來,陳龍仔細閱讀,慢慢心中已有定計。夜來和陳甬飲酒敘話,倒也頗不寂寞。陳甬說起潁川荀氏家族,陳龍微微搖頭,荀彧荀攸雖好,但卻是漢室的死忠,自己實在沒有把握,也沒有時間現在就去招募。陳龍又問起戲志才,陳甬茫然不知。陳龍知道戲志才和荀彧是好友,看來此次洛陽之行,也與戲志才無緣。
轉天絕早,陳龍只帶祖郎一人,脫掉錦袍,穿了一身儒服,騎馬到了陳氏家族門前。看門的家僕早得陳群通知,讓陳龍到軒廳等候。陳龍剛剛落座,陳群已經匆匆趕來,眉宇間竟有一絲憂色。陳龍探問,陳群道:“昨日回來,我與父親將文龍欲請某出仕的事情,和老族長都說了。老族長本堅決反對,父親又將文龍的仁政思路和政治協商與祖父細細說起,祖父聽後,也覺得非常新鮮,稍有迴轉之意。最後只說今日見過陳龍之後再說。”陳龍聽了,也是心下惴惴,不知道自己這一套為百姓謀福的言論,是否能打動老族長。
兩人耐心等候,紅日慢慢由東轉南,天氣漸漸炎熱。終於,有下人報道:“老爺和太老爺來了。”陳龍和陳群連忙站起,拱手鞠躬等候。須臾只見陳紀扶著一位老人緩緩進入軒廳,那老人雞皮鶴髮,身量高欣,壽眉雪白,滿臉正氣,氣度沉穩,眼帶威嚴,拄著一根柺杖,身穿一身灰色的儒袍,顫巍巍走到兩人面前,精神倒很矍鑠。兩人連忙一躬到地請安。
陳寔上下打量陳龍,見陳龍長身玉立,面目英俊,眼正眉直,氣度從容,居然點了點頭,看來第一印象不錯。陳紀扶著老頭兒坐下,老人腰板挺直,不靠椅背,右手拄拐,正所謂正襟危坐,點首道:“文龍遠來,老朽未曾遠迎,失禮之處,還望海涵。坐下敘話吧。”
陳龍不敢坐,就和陳群一起立在堂前,那老頭兒清清嗓子,道:“昨聞文龍現為零陵太守,欲招募我孫前去效力。施行仁政,體恤百姓,吾心甚慰。然我族自我而下,向來不出仕,文龍恐怕要失望了。”
陳龍拱手道:“老祖之言,吾已知之。敢問老祖,可能告知在下,您不欲家族子弟出仕的原因?”陳寔道:“吾青年為官,聞過則喜,攬過推功,天下敬服。中年講求德化育人,清靜無為,百姓安居樂業。然遽遭黨錮,淪為階下之囚,雖遇赦得免,不料二遭黨錮,家人俱遭株連。是故退居鄉隱,平心率物,教書治學,為遠近之宗師也。至於功名,非所求也,子弟亦然。”
陳龍微笑拱手道:“老祖之德行,名冠當世,足以亂世保身。吾聞樑上君子,因老祖的一番教化,也能改惡向善。然黨錮之禍,因何而起?倡亂之人,因何而生?讒佞之輩,因何受寵?奸鄙之徒,因何擢升?此輩悿居高位,而致百姓流離,故有今日黃巾之亂也。吾僥倖得居高位,非為朝堂之慾,正欲斬佞臣,誅小人,撥亂反正也。今長文之志,正與我同,德才兼備,而又年富力強,正是天生我之臂助也。”
陳龍停頓了一下,見陳寔默默無語,似乎是在回憶自己被宦官小人欺凌的一生,繼續道:“當今天下有德者,皆知百姓流離之苦也。老祖德高望眾,聲名傳於鄉野,百姓苦活無望,正對如老祖者望眼欲穿,然老祖在田,小人當朝,誰又能解救他們?今我為零陵之主,施行仁政,零陵百姓已得福祉,假以時日,必可為天下翹楚。然天下窮苦百姓,又豈止零陵一郡?”說畢,一躬到地,抬頭望著陳寔。
陳寔沉吟不語,半晌才道:“文龍所言,當
《三國尋龍記電子書》 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