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9章 人才困境 (第1/1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韋東風作為與機械工程學院的聯絡人,下午四點就拿到了教授們提出的問題,然後又去找他的老師請教三輪車和電動車的有關技術問題。 孫宗遠和王存才認真分析了所列的這些問題,歸納起來有三種: 材料上的,有些市場上根本沒有,不知道國家有沒有。 裝置上的,孫宗遠不清楚市場上的加工裝置能否達到要求的精準度。 人才上的,是否有足夠的加工和組裝技術工人。 機械行業孫宗遠不熟悉啊,還是王存才一句話提醒了他: “宗遠,我原來在地區機械廠,但是大半輩子在軍工,我知道有些技術和材料國家屬於保密不向社會上散播的,要不我們從這個方面入手看看?” “好,我知道怎麼辦了。”孫宗遠一拍大腿站起來。 透過賓館電話,聯絡上了乾河地委李傳友書記。 把情況給李傳友已彙報,李傳友大吃一驚: “好小子,你經常給我驚喜,我給你聯絡,但是壓縮機必須在乾河地區生產啊!” 十分鐘後,李傳友打來電話,讓他抓緊去省政府去找分管工業的梁副省長。 兩個人急匆匆到了省政府梁副省長辦公室,梁副省長剛開完會回到辦公室,聽了孫宗遠和王存才的介紹,特別是聽到在魯省大學的支援下,技術上已經沒有問題,就是在生產上存在困難的時候,感嘆到: “你們知道嗎?你們辦成了就創造了奇蹟,不僅我們每年減少六億美元的進口,而且能把我省建成電冰箱生產大省啊!” 不一會兒,省經貿委張副主任拿著產業目錄也來到了這裡,幾個人翻看著目錄從中解決了五六個材料生產廠家,但還是有兩個問題在省內沒法尋找到生產廠家。 梁副省長看了看時間已經到了六點了,猶豫了一會就拿起電話給北京撥了個長途。 電話接通後不久,梁副省長放下電話: “這兩個材料我們國家有生產的,主要用於用於軍工,現在由於國家轉向經濟建設,所以軍工那面需求就減少了,每年可以給你們200噸的訂單,夠不夠啊?” 王存才拿起材料,從包裡拿出電子計算器算了下: “省長,這200噸材料,我們節儉著用,可以生產100萬個壓縮機配件。” “全國去年電冰箱產量才150萬臺,我們不可能全部供應市場,如果你們年年要增加產能,我相信那家企業也會擴大產能配合的,對了,張主任你回頭和他們對接下工作,把壓縮機生產遇到的問題梳理出來,省裡開個協調會,一方面解決壓縮機生產的問題,一個方面是向電冰箱廠推介的問題,如果我們省成功實現了進口替代,我們可是為國家做了大貢獻啊!” “好的省長,我儘快按照您的指示去辦。” 兩天後,省經貿委張副主任在泉城飯店召開了一個小型協調會,專門安排壓縮機試生產的工作,這幾天張副主任已經把所有涉及到的材料廠家聯絡了一遍,今天全部到會,乾河地區派出沈從德專員參加,魯省大學高院長和任教授也參加了會議。 會議要求: 魯省大學儘快拿出設計加工圖紙,並且指導好技術生產,並對試生產出來的壓縮機進行嚴格檢測。 乾河地區在積極協調省裡之後,省裡最後確定壓縮機試生產放在乾河地區,由乾河地區組織技術高超的工人予以公關,如果失敗了就換到青島試生產。 乾河地委壓力是相當的大。 相關材料供應商要講政治,要清楚壓縮機國產化的重要意義,必須及時提供優質材料用於壓縮機試生產,如果成功投放市場後,各個配套廠要全力以赴做好配套工作。 有關壓縮機試生產的所有問題由孫宗遠排程督促,解決不了的問題彙報給省裡,省裡協調國家和其他省市統籌解決。 散會後,孫宗遠和王存才走訪了多家省城機床廠和外地機床展銷處,根據王存才的建議,花費了300萬訂購了當前國內最先進的一套加工裝置,運回機械研究所。 孫宗遠計劃把專案放在紅花經濟開發區內。 一週之後,所需要的材料陸續到達,半個月後魯省大學的加工圖紙送到機械廠,機械廠騰出一千平米的加工車間,選拔了三十名五級以上技術能手按照圖紙引數,利用新的裝置開始加工。 魯省大學的三個教授帶著四個碩士研究生親自蹲點指導試生產。 經過五天緊張的機加工,在魯省大學近乎苛刻的要求下,終於組裝了五臺壓縮機,他們拿到壓縮機後就匆匆忙忙回大學做質量檢測和工作壽命檢測。 這批試生產的壓縮機啊,質量要求的太高了,不良品率竟然達到了70%,又這麼多的工人技師還出現這麼低合格率,也說明了壓縮機生產的難度。 一週之後,大學打來電話,有三個配件出現問題,研究所又緊急認真加工了配件,經過近乎苛刻的檢測之後送到大學。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生到80年代做實業的小說》 第99章 人才困境(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