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部分 (第1/4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保護其利益線。”'大山梓:《山縣有朋意見書》,原書房,1966年版,第203頁。'同時宣稱“我方利益線之焦點,在於朝鮮。”'大山梓:《山縣有朋意見書》,原書房,1966年版,第197頁。'

山縣有朋在對天皇奏文中進一步寫出:“釜山、義州間之道路即通往東亞大陸之道路而後必成為橫斷中國直達印度之途。”'《日本歷史》卷18,巖波書店,第137頁。'公然將鄰國領土視為本國利益線,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外擴張企圖。因此,以山縣有朋的“二線說”為標誌,日本對東亞大陸的侵略擴張政策業已形成。

1875年後,日本開始把中國作為主要假想敵,提出日本對外擴張的主要敵手“不是英國,不是法國,亦不是俄國,而是鄰邦清國。”'山縣有朋監修:《陸軍省沿革史》,日本評論社,1942年版,第68頁。'

山縣有朋曾在一份上奏文中說:清國“地澤財豐,兵數不下百萬,其幅員人口與全歐洲比齊。”因此,日本對華“兵備之急,尤如渴飲飢食。”'大山梓:《山縣有朋意見書》,原書房,1966年版,第92頁。'

1882年,日本侵略朝鮮之後,作為陸軍上將兼參事院議長的山縣有朋,上奏強調:“恢復我邦尚武之遺風,擴張陸海軍,以我帝國為一大鐵艦,力展四方。”'大山梓:《山縣有朋意見書》,第119頁。'

其後強調要在俄國遠東鐵路計劃完成之前,同英國修好結盟,早日分割並控制朝鮮與中國。1890年山縣有朋還先後丟擲《軍事意見書》和《外交政略論》,鼓吹侵略中國、奪佔朝鮮,與英、俄等列強爭鬥。山縣內閣外相青木周藏又向日本政府提出《東亞列國之權衡》,要點是:將俄國逐出西伯利亞,“日本將領有朝鮮、滿洲及俄國沿海州”,要對朝鮮“採取強硬手段,施行干涉主義”'藤村道生:《日清戰爭》中譯本,第21頁。',得到內閣認可。

據此大陸政策及對華對朝戰略,日本加劇擴充陸海軍,逐步完善了侵華作戰的組織指揮系統。

(三)早期侵華活動及其在東北的殖民勢力

早在明治政權建立之初,儘管羽毛未豐,日本軍國主義就開始了不間斷的對外擴張及侵華行動。

1874年,日本藉助所謂難民問題,發動“徵臺之役”,武裝進攻中國臺灣,經英國調停達成協議,迫使軟弱的清政府承認其出兵是“保民義舉”,賠款白銀50萬兩。1870年3月,由內務大臣率領軍隊與警察強行進入沖繩,鎮壓了琉球王的反抗,將琉球改為沖繩縣正式併入日本版圖。軟弱的清廷徘徊觀望,舉措無方,只好於同年8月由北洋大臣李鴻章請求美國前總統格蘭特調解。對於格蘭特的分割琉球建議,日本政府起初同意將沖繩群島的宮古和八重山島歸屬中國,其北劃歸日本'遠山茂樹:《日本近現代史》第1卷,商務印書館中譯本,第38頁。'。

然而由於中國清朝政府軟弱無能,對琉球鞭長莫及,日本終於將琉球完全侵吞。

在對南邊海域擴張同時,日本又西侵朝鮮。日本視朝鮮為侵入東亞大陸的跳板,是利益線的“焦點”。曾於1882年、1884年兩度策動兵變,均遭受到朝鮮人民及中國人民的聯合反擊,雖攫獲部分權益,但未能完全獨霸朝鮮。1894年7月,日本再度藉口朝鮮問題,發動了旨在吞併朝鮮,掠奪中國遼東等地的侵略戰爭,即“甲午戰爭”。透過這次侵略戰爭完全佔領了朝鮮,割取了中國的遼東半島(後經列強幹預退還)和臺灣、彭湖列島,勒索賠款白銀2。3億兩(包括中國贖回遼東半島費),還取得了新的通商特權等各種權益。

日本的軍國主義憑藉鉅額的侵略戰爭賠款、新的殖民地市場及原材料的獲取,在本世紀初完成了資本主義工業化,成了世界上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中國,日本出兵最多,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取得在中國天津與北京等華北心臟地區的駐兵權。其駐軍稱作“清國駐屯軍”(後改稱“中國駐屯軍”)。緊接著日本發動了1904年至1905年間的日俄戰爭,在中國的領土上廝殺,奪佔了俄國在中國東北南部的殖民權益,吞併了遼東半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日本藉口對德宣戰,於9月派遣一個混成旅在山東半島北岸登陸,旋即佔領濟南,奪取了膠濟鐵路經營權,攻佔膠州灣,最後於11月7日攻佔海軍基地青島。這樣,日本軍隊控制了遼東、山東兩大半島,黃海幾乎成了日本的內海,再加上在天津

《中國抗日戰爭史知道答案》 第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