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章 一人敗千騎 (第1/1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冉閔跳下戰馬,開始清點“戰功”。 翻點屍體,一共斬殺了38名鮮卑將士。 “不錯,這個成績還不錯,短短不到5分鐘的時間,便斬殺了38人,這個成績已經是相當地炸裂了!” 冉閔心中得意,走到那名鮮卑將領的屍體跟前,只見那名鮮卑將領身後還揹著一壺箭,約有20餘支。 另外,在這名鮮卑將領的腰間,還繫著一把彎形的腰刀,約有兩尺之長。 冉閔俯身,先從那名鮮卑將領的腰間取下腰刀,抽出刀鞘,只見彎刀寒光閃閃。 彎刀輕輕劃過手指,有殷紅的血液流出。 “不錯,沒想到鮮卑人打造刀槍的工藝竟然如此精湛!” 冉閔心中大喜,遂將彎刀繫於腰間,而後再從那名鮮卑將領的身後取下弓箭和箭囊。 冉閔剝下那名鮮卑將領的皮甲,穿戴在身上,而後再將箭囊背於身後,弓箭搭於肩膀之上,左挎右斜。 戰鬥裝具左挎右斜,生活裝具右挎左斜,這也是冉鳴前世軍營的一貫傳統。 冉閔再次俯身,從地面上撿起兩杆長矛,掂在手中,感覺有些輕了,甚是不順手。 地面上還橫七豎八地“躺”著數十杆長矛,有的上面沾滿了鮮血。 冉閔靈機一動,於是找來兩副牛皮甲,手持彎刀,將牛皮甲割成長長的兩條牛皮帶。 而後再從地面上撿起三杆長矛,並於一起,用牛皮帶纏繞捆綁結實,在矛杆的尾部打結。 最後雙臂用力,將兩側長矛的矛頭向外掰開。 如此,三杆長矛,兩支矛頭分向兩邊,一支矛頭聳立向前,便形成了一個簡易的“鉤戟”。 冉閔將長戟掂在手中,覺得重量剛剛好,就是戟杆略微有些粗了。 三杆長矛擰在一起,戟杆不粗才怪! 冉閔再次從地面上撿起三杆長矛,如法炮製,又做成另外一把“鉤戟”。 冉閔身騎戰馬,策馬前行,來到遏陘山(今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邊杖子鄉大西山村馬山)的山頂之上,向東南方向望去。 俯視大地,四野遼闊,銀裝素裹,一片蒼茫。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冉閔身騎戰馬,雙手執戟,高高舉起,頓時一股英雄豪邁之氣湧上心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人活一世,就當轟轟烈烈,死而無憾。 如此才不枉一生,也不枉我穿越一趟,更不能辜負了冉閔的一世英名。” 遠處的龍城依稀可見,高大的城牆高高聳立,像一隻巨型的野獸匍匐在遼西大地之上。 “這就是龍城,慕容鮮卑的國都所在!有朝一日,我必定要攻陷龍城,殺完所有的鮮卑之人!”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冉閔不由地唱起了岳飛的《滿江紅》,此時此刻,他感覺《滿江紅》最能代表自己此時的心情。 八王之戰,耗盡了西晉王朝的最後一點積蓄; 五胡亂華,中原晉人迎來了歷史的至暗時刻; 永嘉之亂,晉懷帝司馬熾和晉愍帝司馬鄴二人被漢趙所掠北去,相繼殺害; 衣冠南渡,東晉王朝偏居一隅,不思進取,毫無北伐進取之心。 此時此景,與當年北宋、南宋又是何其的相像。 岳飛一生精忠報國,銳意北進,卻不想被南宋王朝十三道金牌召回,最終含冤死於獄中。 冉閔頒發“殺胡令”,執意殺盡五胡之人,最終卻勢單力薄,含恨而死。 冉閔與岳飛二人一生壯志未酬,又是何等的相似? 所以說,這首岳飛的《滿江紅》,最能代表他此時此刻的心情與壯志。 “安息吧,冉閔!安息吧,岳飛!你們未完成的壯志便由我來實現吧!” 冉閔思緒放飛,海闊天空,千古往事,一一湧上心頭。 呆立多時,正欲返回,卻忽見遠處的龍城西門大開,數千騎騎兵賓士而出,直朝遏陘山而來。 “哼!” 冉閔見罷,一陣冷笑,遂勒轉馬頭返回。 冉閔一邊騎著戰馬下山,一邊觀察路況。 遏陘山山勢不高,但卻長滿了樹木,從山腳下至山頂,只有一條羊腸小道可以行駛。 冉閔來到一處狹窄之地,這才停下了戰馬。 這段山路右側是坡,坡上長滿了樹木;左側是溝,約有十幾米深。 山路狹窄,僅容一人前進,若有一武力超群之人在此,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而冉閔正是這樣的人物。 冉閔停下戰馬,手持雙戟,橫戟立馬。 過不多時,只聽遠處傳來“嗒”“嗒”的密集的馬蹄聲音,如潮水一般湧來,其間還夾雜著吆喝之聲。 又過了片刻,峰迴路轉,最前方的數名騎兵出現,個個手持長矛。 “殺啊——”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蕪湖拓林實業有限公司》 第3章 一人敗千騎(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