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休生養息 (第1/2頁)
雲霄天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統一涼州後的劉辨,決定先休息養性,囤積人口和糧草。但是為了防止其他臨近諸侯,趁自己休息養性之際,突發襲擊。所以劉辨在涼州幾個緊鄰其他諸侯的郡縣,調集了大量的兵力,並且派遣了幾員擅長防守的大將,到幾個郡縣駐防。首先函谷關最為重要,是劉辨勢力的門戶,更是劉辨進攻董卓的重要關隘。所以,函谷關主將劉辨依然任命其結義兄長秦霜,並擢升秦霜為徵東將軍,負責函谷關防衛事宜,以及隨時進攻董卓的準備工作。另外,擢升伍連為驍騎將軍、劉平為越騎將軍,調任函谷關輔助函谷關主將秦霜鎮守關隘。擢升潼關守將劉安為伏波將軍調任右扶風郡,任右扶風郡郡都尉,負責右扶風所有兵事。擢升伍尚志為護軍將軍,調任潼關主將,擢升孟璋為遊擊將軍,依舊為潼關副將,負責與伍尚志合力鎮守潼關。擢升柴紹為安北將軍兼任北地郡太守,其部將馮勝擢升為驍騎將軍,負責輔助柴紹鎮守北地郡。擢升韓昌為平西將軍,兼任武都郡郡守,其兄韓德讓擢升為越騎將軍,負責輔助韓昌鎮守武都郡。擢升楊安兒為軍師將軍,兼任隴西郡太守,其家將郎千、朗萬分別擢升為討逆將軍、徵虜將軍,負責輔助楊安兒鎮守隴西郡。擢升馬騰為鎮西將軍,兼任武威、金城、張掖三郡太守,其子馬超、其侄馬岱、部將龐德分別擢升為都護將軍、厲鋒將軍驍騎將軍,三人分別兼任武威、金城、張掖三郡郡都尉一職,負責輔助馬騰鎮守三郡,擢升成公英為左僕射,兼任三郡郡丞。負責輔助馬騰處理三郡郡務。候選、張橫、程銀、梁興、馬玩等五人為副將輔助馬騰等人治理三郡。擢升杜杲為領軍將軍,兼任敦煌太守,擢升杜杲之子杜庶為遊擊將軍,兼任敦煌郡都尉,負責與杜杲合力鎮守敦煌。擢升李庭芝為秉忠將軍,兼任漢陽太守,負責鎮守和治理漢陽郡,擢升尤通為揚武將軍,兼任漢陽郡都尉,負責輔助李庭芝鎮守漢陽。擢升高肅為安西將軍,調任陳倉主將,其弟高延宗擢升為護軍將軍,任陳倉副將,負責與高肅合力鎮守陳倉關,並且做好隨時進攻漢中的準備。擢升擢升呼延贊為領軍將軍,兼任酒泉郡太守,負責鎮守和治理酒泉郡,擢升降將屈突通為揚武將軍,負責與呼延贊合力鎮守酒泉。擢升孟珙為太尉兼任輔國將軍,負責坐鎮長安,統領全域性!擢升楊雲翼為中書令,擢升韓遂為京北尹,負責長安及三輔之地的各項政務,以及人才的發掘、考核、任用。
姓名:韓德讓;武力:99;統率:94;謀略:78;政治:77。特性:武略:行兵作戰時,全屬性+3。與人鬥將時武力+5。驍勇:與人鬥將時武力+5。驍騎:統領騎兵作戰時,武力+2,統領+4。騎兵戰力最大提升20%。與人鬥將時武力+3。武器:雲月刀:武力+1;坐騎:,五花驄:武力+1。
韓德讓(941年-1011年),遼朝大臣。即耶律隆運,祖籍是河北玉田。唐朝末期韓德讓的祖父韓知古被契丹人俘虜到遼國為奴,但到了韓德讓父親韓匡嗣時,由於能征慣戰,成為遼國一員不可多得的戰將。韓德讓從小就受到父親在遼國征戰的薰陶,有勇有謀,為遼國立下戰功,蕭太后更是賞識他,後來成了遼國的“攝政王“,撐起遼國發展的重任。他是遼臣中輔政最久、集權最多、寵遇最厚、影響最大的一人。對聖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漢族的關係,以及維護遼宋盟約等,他都起了重大作用。
姓名:楊安兒;武力:95;統率:96;謀略:80;政治:85。特性:武略:行兵作戰時,全屬性+3。與人鬥將時武力+4。治政:處理政務時,政治+3,政務處理效率增加20%;兵謀:征戰時對敵方部隊設定計謀的成功率增加10%,設定計謀時,謀略+4。武器:斧刃槍:武力+1;坐騎:白石:武力+1。
楊安兒(?-1214)金末“紅襖軍“起義首領。金山東東路益都府(今山東青州)人。原名安國,以賣鞍材為業,人呼“安兒“。泰和、大安年間,聚眾起義,後降金朝,為刺使、防禦使。大安三年(1211年)領兵戍雞鳴山(今河北省琢鹿北),亡歸山東,與張汝楫等再次起兵反金,因穿紅襖作標誌,故稱“紅襖軍“。起兵後,佔領山東東部數州。貞佑二年(1214年)萊州(今山東掖縣)徐汝賢開城投降納都統鄒、登州耿格投降(今山東蓬萊),在萊州稱帝,所有符節印信詔書皆由耿格起草,改元“天順“。以李全、劉全為將,郭方三為元帥、李思溫為太師,金遷僕散安貞率軍鎮壓,起義軍佔領州縣相繼失陷。年底,與部下汲政等乘舟入海,為舟人曲成陷害,墮水而死,所部由其妹楊妙真率領。
姓名:杜庶
《混亂三國記完顏阿骨打在哪章平衡出來》 第31章 休生養息(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