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五章 黃粱米飯 (第1/2頁)

秋鴻來有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食物不發光,真的算不上是美食。

眼前四碗青花瓷碗,碗中米飯閃耀著點點金光,真的是如夢似幻。

定逸師太活了大半輩子,也算是見多識廣,但也沒見過如此米飯。閃閃發光的米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而且那香氣,實在是誘人。

“一碗黃粱米飯,師太請!”

大乾帝國,南方七省和中州交界的地方,有一處重鎮,名叫“黃粱鎮”。這黃粱鎮,連線著中州和江南,東西南北中的客商都有聚集,論起繁華熱鬧,不下於一省的大城。

但是讓黃粱鎮聞名天下的,卻是一碗米飯。黃粱米只在黃梁鎮出產,每年要大量進貢,有錢都不一定能吃得上,那價格自然是居高不下,有一粒米一粒黃金的美譽。

此黃粱米熟透,飯香撲鼻,食之,口齒之間的香氣繚繞幾天不散,就連晚上睡覺的時候,那股香氣都似乎直入魂夢,令人美夢連連,所以在那個世界有黃粱美夢一說。

南方稻米,天下之最,而黃粱米飯,南方之最。

最新出現的“諸天通道”,便是“陽神”世界的黃粱鎮。黃粱米,一斤一點能量,一罈黃粱酒,一點能量。

實在是昂貴至極。

讓林秋都感覺吃不起,實在是吃不起,這還只是最低等級的米。

“陽神”世界的稻穀,以“龍牙米”為尊,那是四星的食材,價值不可估量。林秋新手大禮包首抽便獲得了十粒,而且是可以種植的狀態,不像這兌換的一斤黃粱米,已經去殼,不能種植了。

至於能種植的黃粱稻穀,那真是一粒稻穀一兩黃金。

“陽神”世界,除了“龍牙米”之外,還有稍遜一些的雜交品種,比如四季學院的雪葉稻米、梵子書院的梵稻、大禪寺的銀絲米……

這些必然是二三星的食材,常年食之,配合修煉,能夠踏足“陽神”中的武聖境界。

林秋很想兌換這黃粱米的種子,然後培養種植,一勞永逸的解決吃食問題。但很可惜,即便只是一星食材的“黃粱米”,培養也是複雜至極。

而且,那普通的水土絕難以種植成功,這方圓十米的仙土倒是可以,但林秋想想還是算了。

一碗黃粱米飯當前,誘人至極。

定逸師太一身佛法修為高深至極,瞬間便斷絕了自己的慾念,道了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便開始念起了“大悲咒”。

面對一碗米飯,佛門大師竟然生出來貪念,要念“大悲咒”才能平止內心的波動。

見師父如此,儀琳自然也雙手合十,輕輕呢喃。霎時間,這小尼姑似乎全身隱隱發出聖潔的光輝,誦經的聲音越來越柔和,在她眼前,似乎真有一個手持楊枝、遍灑甘露、救苦救難的白衣大士,每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都是在向菩薩虔誠祈求。

這是佛性。

有人吃齋唸佛一輩子,也不過是個俗人。

有人殺人放火,卻是真佛。

儀琳唸經時候的那種虔誠出於內心,出於自然,毫不造作,好像不是菩薩塑造了她,而是菩薩的精神恰好最能表達她的個人性格與信念。

林秋本要吃的,但還是將碗放了下來。雖然他不信佛,但在這種虔誠面前,他不介意多等一會兒。

信念這東西,值得尊敬。

在值得尊敬的人面前,保持風度,那也是對自己應得的尊敬。

一遍“大悲咒”行雲流水般唸完,並沒有多長的時間。

定逸師太虔誠至極,黃粱米飯吃在嘴裡,咀嚼著,就有清香無比、圓潤如珠滋味,咀嚼起來,也非常有嚼頭。

茅店中寂靜無比,只有細細咀嚼的聲音。

一碗黃粱米飯吃完,定逸師太閉目沉思,良久開口道:“唐有詩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今日吃到這隻應天上才有的米飯,老尼心中實在仿惶,如此米飯,等老尼返回恆山,再吃那些普通的大米,又該如何下嚥?黃粱米飯,黃粱一夢,就當這是一夢黃粱了吧!”

林秋正沉迷在“黃粱米飯”的美味之中,聽到定逸師太的話,有些莫名其妙。

這是說不吃了嗎?不吃的話,我怎麼賺錢?恆山一派,總要賺點能量吧!您能代表恆山嗎?

林秋心中轉過諸多心思,試探道:“師太,您這是說不吃了?”

“不可吃,不能吃,不須吃!”

這時候,儀琳留戀的看了一眼後廚,然後眼神逐漸堅定起來,說道:“師父所言,徒兒謹記。自從那日在掌櫃這

《此地有花一小朵》 第二十五章 黃粱米飯(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