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茫茫人海中,誰是救星?這次,真就讓他給蒙對了。

孫暹是誰?在萬曆朝的中期,這個名字,在內廷外廷都是如雷貫耳的。他的職務,不光是秉筆代皇上批檔案,而且還提督東廠,是全國最大的特務頭子。秉筆太監一般在內廷有好幾個,倒也不稀奇,但是秉筆太監再兼提督東廠,那就是內廷的第二個爺。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全在他監視之下,只比司禮監掌印太監低半格。這在全明朝,也是數一數二的“大水庫”。

人要想脫貧致富,走向上流,那就得有一個支點。找不到這個支點,等於是瞎忙乎。

土地廟裡的夢,好像是有點靈啊!

魏忠賢這回總算找對了門兒。雖然還是做苦力,但是成了個“上頭有人”的人了。他知道:時不我待,再混的話就要完蛋了。於是他格外賣力。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僅有的幾個月勞動生涯。

人固有的性格與素質,終於起了作用。他機靈乖巧,善辨顏色,幹活肯下死力,很快就受到孫公公的賞識。

在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孫暹一高興,把他推薦進宮當了“小火者”。

“小火者”是什麼呢?就是宮中的雜役,職務範圍是看門、打掃衛生、挑水、劈柴、跑腿兒。這是宦官金字塔中的最底層。“火者”一詞,據說源自波斯語,但我以為,這個“小火者”,很可能就是“小夥計”的轉音。

儘管身份還是勞動人民,但畢竟進了紫禁城。這說明,“犧牲”並沒有白犧牲,失了那個物兒,可物有所值——天底下有多少勞動人民能離奉天殿的龍椅這麼近?魏忠賢狂喜,眼睛都不夠用了。踩踩腳下,是中軸線的青磚;看看三大殿,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不僅在《大明全輿圖》上,就是在《天下全輿圖》上,這也是中心之中心啊。

紫禁城的黃昏

魏忠賢知道:支點已經蹬住了,今後就看怎麼爬了。他不能就這麼摧眉折腰事一輩子權貴,他就要在這兒翻身!

於是,宮裡的事,他就比較留心,多看、多聽、多打聽。比方,老規矩是如何,人際關係是怎樣,皇上有幾個娘娘,老公公里誰權大誰權小……日子一長,都明白了個七七八八。

按照我們這些現代人的想象,這魏二爺到此就算走上坦途了,守在皇帝和娘娘的邊上,要往上混,還不容易麼?

非也!我們往往低估了古人的智慧。須知,紫禁城是皇家禁地、帝國的心臟,近萬間房子,太監、宮人好幾萬,每天在這兒上班下班,操持事務,若規矩不周密,等級不森嚴,那還不亂了套?所以,內廷這個金字塔,結構相當嚴謹,運轉很有規律。

往上爬?難矣哉!

魏忠賢高興了沒多久,頭腦就清醒了。他此時已經老大不小,宮中的繁文縟節,學起來腦袋都疼。而且一個河間府地痞出身的人,身上有改不了的惡習,動輒就會觸犯宮中規矩,受人白眼。這不是個好乾的地方啊。所謂的體制,在何朝何代都是一樣的,也就是一張網。魏忠賢覺得,這網把人勒得有點兒太緊了!

宮中的歲月也絕非天堂(2)

宮中的太監,一般都不是吃白飯的,其平均的文化水平,比京城的衚衕居民要高得多。很多人是自小就被閹了送進來,在內書堂受過系統教育的,讀過四書五經的也有,通曉歷朝典故的也有,精熟琴棋書畫的也有。你想想,為皇上后妃辦事,素質低了怎麼能領會精神呢?

魏忠賢在肅寧縣算是前衛的,但是一進宮,差距就顯出來了。如何品字畫,如何鑑寶玉,還有那些浩如煙海的典故,都讓魏二爺一頭霧水。別人說話,他搭不上茬兒;他說話,一開口就是硬傷。

堂堂魏二爺,在宮裡成了笑柄了。人家送他一個外號,叫“魏傻子”。魏忠賢鬼精鬼靈,“傻”是不可能的,這是說他沒見過什麼世面。

他的崗位,是在御馬監,由御馬監太監劉吉祥照管。名義上,魏二爺是孫暹大總管名下的人,乾的卻是掃馬圈的低階工作。一開始他還能夾起尾巴,小心謹慎,時間長了,本性就盡露了。人家別的宦官,業餘時間都能看看書、寫寫字,聊以消遣;他一個文盲,連《三國》都品不了,晚上真不知道怎麼打發好。

喝酒、賭錢,這兩項愛好又讓他揀起來了。偏巧物以類聚,宮中也有三兩個不成器的,魏忠賢漸漸地與同屬孫暹名下的徐應元和趙進教成了酒肉朋友。

徐應元和魏忠賢很有緣分,兩人同年,又是同時進的宮。徐是北直隸保定府雄縣人,也是文盲一個,吃喝嫖賭樣樣精。他相貌奇醜,

《八千女鬼亂明朝原文》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