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老 美 的 軍 用 口 糧 太 豐 富 啦 ! (第1/1頁)
哦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婁國棟親自登門找到何雨柱的時候,之前那批貨的事情已經徹底擺平。 “柱子,這次的事情多虧你了。”婁國棟把帶來的東西放到了桌面上,“這是這次 的貨樣,數量和品質都檢查過了,沒問題,給你過過目,也幫我參謀參謀。” 何雨柱看了一下婁國棟帶來的貨樣,居然不止一種。 “這我也不懂啊,你說說,我聽聽。”何雨柱說著拿起一個罐頭在手裡掂量了一 下。 婁國棟身為大老闆,雖說對自己的生意專案肯定要有所瞭解,但也不至於瞭解 的過於詳細。 好在為了後續的生意,老美那邊到也算有些誠意,居然還準備了相關的說明資 料。 何雨柱接過資料看了看,發現上面記載了從939年起,老美的陸軍軍需部引入 了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將單兵口糧細分為A 、B 、C 、D四種型別。 其中豪華的C 口糧最受歡迎,而D 口糧則因為口感極差,被士兵們稱為“納粹的 傑作”而深惡痛絕。相對來說A和B□糧就比較有侷限性。 A口糧又被稱作“駐地採買飲食”,說白了就是能搞到什麼就做什麼,全靠廚師 的發揮。 比如,如果軍隊駐紮在本土緬因州,那恭喜你天天都有有龍蝦吃。可如果你是 駐紮在阿三的英帕爾,那麼吃咖哩米飯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 其實在引入單兵口糧之前,老美的野外訓練真的有點像野餐,因為還得支上火 自己加熱烹飪食物。 按照資料上的描寫,這種伙食其實是美軍中最常見,但隨著老美全面參戰以 後,反而漸漸被遺忘了。原因正如前述,海外的駐軍由於當地條件的限制,很難統 一執行規定的標準,這容易引發各部美軍苦樂不均的情緒。 也正是因為這種情緒,於是B□糧就成了美軍駐地伙食的主流。 所謂的B糧基本由罐裝半成品組成,依舊需要廚師烹飪,原材料主要是罐裝保 存的熟番茄、莖葉類蔬菜、醃漬肉製品、雞蛋粉之類的。 經常有人將美軍從千里之外的本土運來食材視作老美實力的證據,可實際上 嘛,其實美軍也是算過賬的,如果是由駐地採買的話,獲得同樣等級食材的成本將 更大。 再者說了,那些個同盟國要是能提供如此豐富的原材料,還需要美軍幫忙嗎? 而且既然是盟友就只能幫助,而不能是強徵,算上種子錢和生產設施的經濟援 助,加上本地採購的成本,還不如從本土運輸呢。 不得不承認,眼下這年月各國都知道老美那邊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農副產 品,其實成本更加低廉。 也不知道這份資料是誰弄的,居然還記載了一個小插曲。 說是剛開始美軍後勤部門的想法是,新鮮的蔬菜和肉類在海外不易獲得,儲存 成本也很大,還是本土半成品的運輸比較好。 像麵粉等主食類原料,駐地應該可以解決,還能順便以購買的方式給盟國一點 經濟援助。 可當到了英吉利、阿三、袋鼠國之後發現,這些盟友在戰爭中比老美想象的要 “~久窮”。 畢竟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還哪有多餘的賣給你們? 就是有,加工水平也不夠,誰讓你們老美麵粉吃太細了啊! 於是乎,最後連麵包都得漂洋過海地運到美軍的手裡。 為了儲存這些新鮮的麵包,美軍採用了一種密封的木質圓筒,並以乾草、紙條 作為填充物。 後來在某位高人地指點下,又將填充物換成了咖啡豆,這下連前線煮咖啡的問 題一併解決。 結果又因為咖啡豆還需要磨製、煮開、過濾才能加奶享用,最後老美這邊索性 直接把咖啡豆磨好再按比例摻加奶粉和糖,於是速溶咖啡就這麼被髮明瞭出來。 等到了40年,新一代的野戰口糧也就是C 型口糧裝備部隊後,軍需部門收到很 多的反饋。 比如,“太肥了!”、“肉太多了!” 沒錯,這在眼下的國人眼中絕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兒,在美軍那邊卻成了被嫌 棄的問題。 沒辦法,C 型口糧由3個肉罐頭+3罐餅乾組成一天三餐的口糧,從一開始考慮的 就是野戰環境下士兵不可能隨時獲得A、B 糧那樣的熱餐,而且作戰中對體能的消耗 必然加劇,於是採用了16盎司(28.38克)的長罐裝。 可這樣一來,也就導致了每一位美軍每頓飯得“幹掉”約1斤肉和1斤壓縮餅乾! 在這國人看來是多麼的奢侈,處不說壓縮餅乾,光是每頓飯能吃掉一斤的肉, 這可是九成國內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好吧! 後來在士兵們的合理建議下,後勤部門也意識到他們過分高估了作戰環境下的 飯量,改為12盎司的標準罐頭,並增加了果醬、咖啡、巧克力、口香糖等附屬品, 共有10種肉罐頭組合可選擇。 這種在C 口糧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0合1口糧,2個紙箱滿足步兵班一日所需,才 終於讓大家都滿意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四合院我領悟力驚人的小說》 第256章 老 美 的 軍 用 口 糧 太 豐 富 啦 !(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