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頁)
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送走二人,宋應昌想了想,也提筆寫了兩封信,一封是遞交朝廷的,催促劉綎、陳璘等明軍後續人馬儘快入朝參戰,並彙報了明軍上一階段作戰情況,從平壤大捷直寫到進逼王京,當論及碧蹄館一戰時,宋應昌非常的感慨,在信中寫道:“如松率眾將浴血奮戰,以寡擊眾,我軍雖有損傷,然事在倉卒,碧蹄之戰,射死倭酋,斬殺倭眾,彼實敗退,又得楊元提兵策應,殺死倭奴頗眾,群倭哭遁入城,其膽甚寒!我軍鐵騎縱橫城下,敵雖十餘萬眾不敢與戰,此役實大壯我天兵聲威也。”
宋應昌不但讚揚了明軍的英勇和戰功,而且也實事求是的說明了存在的困難,行軍打仗的艱苦和不易:“平壤即克,開城等各路倭賊盡逃王京,機似可乘,但諸倭雲集,其勢反熾,且道路險峻,水畦泥濘,天雨連綿,運輸不易,進剿甚難……”,最後說道:“敵數倍我軍,且依堅城固守,目前勢難長趨,已成持久待時之局,不如按兵休整,待後援續到,天氣好轉,然後方可直搗王京。”
寫好奏摺後,又給李如松去信,同意緩攻王京的意見,並以經略大臣的身份,反覆強調作為一軍主將,不允許李如松再親臨險境,希望他安排好軍隊駐防事宜後,儘快回平壤與之會面。
接到宋應昌的來信的同時,朝鮮方面也傳來情報,說日本太閣豐臣秀吉有可能親率二十萬大軍渡海增援侵朝日軍,朝將李舜臣正在積極訓練水軍準備抗擊。
李如松雖然感覺朝方提供的情報多半不實,但畢竟這是唯一的情報來源,也不敢怠慢了,寧可信其有,於是把兵力進行了重新部署:李寧、祖承訓率一萬明軍駐守開城,正面對陣王京日軍,楊元率五千兵回防平壤,與朝軍一道扼守大同江;李如柏等率三千軍駐寶山等處為聲援;查大受領兩千五百人駐臨津;李如松親率精兵兩千東西排程,採取了防守的態勢。
“大帥,咱們軍中只有三天的糧食,人還好說,戰馬可瘦死不少了。也不知道宋經略什麼時候才能把糧送來。”這一日李如松剛到開城中軍大帳,李寧就急急進來稟報道。
明軍多為騎兵,如果沒了馬,戰鬥力將會大打折扣,意識到問題嚴重,李如松皺了皺眉頭:“我已經給宋大人捎過信了,糧草正在籌備之中,相信很快就會運到,這兩天麼,緊著點吃就可以了,至於草料,朝軍前幾日不是還派人送了一批嗎,難道這麼快就吃光了?”
“咱們軍中有一萬兩千多匹戰馬,一匹馬一天要吃四斤草、一斤豆子才能跑得動,要餓不死最少也得吃三斤草吧?朝鮮人送的那點草料那夠吃啊,要是一萬兩千只羊還差不多。”李寧悻悻道。
聽他這一說,李如松不禁宛爾,忽然腦中靈光一閃,隨即神情凝重起來,沉思片刻,他抬頭問道:“倭賊吃什麼?”“當然也吃糧啊?”李寧本能的回答。
“糧食放在那裡?”“在糧倉……啊,糧倉?”李寧有些醒悟過來,但還有些拿不準,怔怔的看著李如松。
李如松突然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微笑著站起身道:“咱們不過萬餘人,糧草就消耗的這麼快,倭賊兵力是我數倍,消耗也更大,王京是朝鮮國的都城,人口眾多,市井繁華,一定有大型糧倉保證日常供給,而且這些糧倉絕不會設在城內,應該是在城郊防水的高處……李寧,你去叫高彥伯將軍來,我有話問他。”
“遵命!”李寧這時候已經有些明白大帥的心意了,連忙答應一聲,出帳叫親兵去找高彥伯。
朝鮮防禦史高彥伯率一千朝軍協助明軍駐防開城,很快就趕到了。行過軍禮,李如松問道:“高將軍,聽說你的老家就在王京,你可知供給王京的糧倉建在何處,有多少糧草,倭兵進佔王京時,可曾燒焚或是運走?”
高彥伯道:“回大人,王京的糧倉設在城北郊龍山,有十三座倉,每倉儲糧五六萬石(一石約合一百二十斤),本國二百年租賦之所入,可說盡積與此,可惜現在都被倭寇佔據了。”
李如松沉吟道:“倭兵雖眾,無糧不活,我打算派兵襲擊龍山糧倉,斷敵生路,你可敢帶路同去麼?”“只要能打敗倭寇復我故土,雖有千般險阻,末將也萬死不辭哦!”高彥伯慷慨激昂道。
“好啊,這才是朝鮮真正的好男子。”李如松大喜,當即命人傳眾將入營,聽李如松講罷自己的戰略意圖,眾人均是興奮不已,但也知道龍山倉是倭人心腹重地,要想深入虎穴撥掉這顆釘子,一定會非常的艱難。
“查大受!”李如松厲喝一聲,查大受正在和身邊的李寧,錢世楨等人議論這事成敗,猛聽大帥點自己的名字,不由一怔
《龍戰三千里電視劇全集》 第1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