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凝望“中國面孔”:共情與社會責任》(原創-高考) (第1/2頁)
盧梭的森林小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2020天津高考作文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中國面孔”是全球熱播紀錄片裡充滿家國情懷的杜甫,是用中醫藥造福人類榮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醫務工作者厚重防護服下疲憊的笑臉,是快遞小哥在寂靜街巷裡傳送溫暖的雙手..是用各種方式共同形塑“中國面孔”的你和我。
走過2020年的春天,你對“中國面孔”又有什麼新的思考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標題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明顯
3不少於800字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二、根據題目要求,從兩個角度寫了兩篇文章,供你參考:
第一篇:《凝望“中國面孔”:共情與社會責任》
2020年春天,疫情籠罩全球,無數個體在這場考驗中以自己的方式書寫著“中國面孔”的新篇章。對於這一現象,我有著新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們應當認識到“中國面孔”所體現出的共情力量。在這場疫情中,我們看到了醫務工作者、快遞小哥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壓力下依然保持著對他人的關懷與理解。他們的奉獻和付出是共情的體現,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社會的責任。正是這種共情的力量,讓“中國面孔”在危難時刻彰顯出了堅韌和溫暖。
其次,我們需要思考“中國面孔”所帶來的社會責任。疫情期間,每一個人都在履行著自己的社會責任,從守護家人到關注弱勢群體,從遵守防疫措施到支援一線工作者。這種社會責任的覺醒,讓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承擔著塑造國家形象和社會發展的責任。只有當每個“中國面孔”都能擔當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我們才能共同書寫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最後,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將這種共情和社會責任延續下去。疫情結束並不代表著我們對共情和責任的需求結束。相反,我們需要將這種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它成為我們永恆的追求。只有透過不斷地傳承和踐行,我們才能真正實現“中國面孔”所具備的價值和力量。
因此,面對“中國面孔”,我們需要珍視這種共情力量和社會責任,讓它成為我們共同的信仰和行動指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中國面孔”所體現的力量與價值,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2020春·中國面孔》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我們見證了“中國面孔”在各個領域的偉大成就與精彩表現。作為一個國家的驕傲和自豪,這些“中國面孔”以其不懈的努力和奉獻,展現出了一種堅韌不拔、團結奮進的精神風貌,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國家力量和社會凝聚力的深刻思考。
首先,2020年春天,“中國面孔”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展現出了強大的集體主義意識和責任擔當。醫務工作者們奮不顧身,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勤,守護著每一個生命的安全;快遞小哥、志願者們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社會傳遞著希望和溫暖。這些普通人的奉獻與堅守,構成了“中國面孔”最美麗的篇章,也讓我們深刻反思,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中國面孔”的組成部分,每一個人的付出都是國家力量的延續。
其次,屠呦呦等科學家的無私奉獻與創新探索也展現了“中國面孔”的科技實力和人文關懷。中醫藥在此次抗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屠呦呦的藥物研究更是為世界贏得了讚譽。這種在困難時刻挺身而出的科學精神,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更是對世界公共衛生事業的貢獻。這樣的精神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
另外,“中國面孔”還在文化、藝術、教育等各個領域有著突出的表現。在疫情期間,很多文藝工作者紛紛自發為人民送去溫暖與力量,用音樂、詩歌、繪畫等形式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國家的深情厚誼。教育工作者們也透過線上教學,為學生們送去知識與希望。這些都是“中國面孔”在疫情中的生動寫照,展現出了一種積極向上、樂觀向善的生活態度。
總的來說,“中國面孔”在2020年的春天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團結奮進的力量。這些感人的故事和光輝的成就,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一個國家的力量來源於每一個人的努力和奉獻。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中國面孔”,讓這種正能量和奮鬥精神持續傳承下去,為國家的繁榮和社會的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
因此,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中國面孔”的力量,更看到了一種精神
《高考作文壓軸》 第63章 《凝望“中國面孔”:共情與社會責任》(原創-高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